人类进化出文明,用了200万年,为何恐龙

综述

一提起恐龙,大家脑海里就会冒出“灭绝”二字,仿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多年啥也没干,光灭绝去了。严格来讲恐龙并没有灭绝,它们中的一支进化为了今天的鸟类。

这也算是为这个昔日的“王之种族”留下了最后的一丝火种。但是话又说回来,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1.6亿年,这么长的时间,它为什么没有进化出智慧?

为什么人类能用万年的时间进化出文明而恐龙办不到?这里面一直存在许多误区,让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不仅对恐龙有误解,对我们自己的进化之路也有误解。

恐龙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人类进化出智慧的时间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能说地球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没有先来后到,只有适者生存。

恐龙想象图

恐龙总目与灵长总目

首先我们要纠正的第一个误区,恐龙这个称呼不是单指某一种恐龙,它是整个恐龙总目的称呼,这里面包含了上万个恐龙物种,自然就会有巨大的差别。

比如霸王龙与三角龙的基因关系,比人和猩猩的关系都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长得很巨大,也不是所有恐龙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比如现在的鸟类,在古生代时期就是体型小巧的树栖恐龙。

恐龙总目又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蜥臀目又分为兽脚亚目和蜥脚亚目,其中兽脚亚目里面包含了大部分食肉恐龙。比如著名的霸王龙,鸟类也是这支恐龙的后裔。

而鸟臀目与蜥脚亚目就是各种草食恐龙,其中鸟臀目长得圆而胖,典型代表三角龙;蜥脚亚目的草食恐龙大部分都长着长脖子长尾巴,比如马门溪龙。这些恐龙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生代,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恐龙的代表。

恐龙想象图

其次要纠正的误区是,恐龙与人类在生物等级所属上不匹配,恐龙是恐龙总目,人类指的是人科下的智人种,拿总目与种对比,量体不太对,真要比较的话,应该是灵长总目与之对比。

灵长总目下包含的物种种类极多,甚至有人类自己都想不到的,比如啮齿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老鼠,再比如兔形目,就是各种兔子,它们都与我们同属于灵长总目。

灵长总目的动物也不是个个都如人类一样聪明,体型差异还巨大,所以恐龙总目里的恐龙,不一定没有自己的智慧,只是我们挖出来的化石还不足以证明它们的智商。

人类进化模拟图

伤齿龙科与人科

既然说到恐龙与人类两个词语指的不是一个生物分类等级,而且灵长总目里也存在智商的差异,于是我们就来直接对比两个总目里最聪明的两个群体,伤齿龙科与人科。

伤齿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距今约万年前至万年前,根据出土的化石推测,它拥有恐龙史上最强的大脑,可能是恐龙总目中最聪明的动物。

经过古生物学家的估计,伤齿龙的IQ比今天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高,与现如今最聪明的鸟类相当。虽然比起人类的IQ它还差远了,但请记住,这是在万年前,那个时候全球的动物可能都没有伤齿龙聪明。

伤齿龙模拟图

可以说伤齿龙是中生代时期的智商NO.1。伤齿龙的体型偏小,身高仅为1米左右,体长2米,全身覆盖有羽毛,羽毛与如今的鸟类不一样,它们不是用来飞的,而是用于保暖和美观。

根据出土的化石,伤齿龙的牙齿并不是完全吃肉的,它还兼具研磨植物的能力,因此古生物学家推测伤齿龙是杂食动物。伤齿龙是双足行走的恐龙,前肢也十分发达,具备抓握的能力。

如果留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它们的前肢会进化出更多的功能,可惜那颗陨石不由分说的终止了恐龙王朝,伤齿龙在登场万年后带着无数的可能成为了化石。

伤齿龙想象图

恐人学说

恐人学说是加拿大古动物学家戴尔·罗素提出来的一种假设,即没有那颗命运的大陨石,恐龙会进化成智慧生物,并拥有自己的文明,它们还将继续主宰地球。

人类不可能出现,哺乳动物还将继续匍匐在恐龙脚下,罗素假设的这种恐人正是伤齿龙进化得来。罗素认为,恐龙的进化历程其实与人类有相似之处。

二者都是经历过四肢行走,再过渡到双足站立行走,演化史上只有部分恐龙和我们做到了双腿奔跑,按理说恐龙空出来的两只爪子就会有新的进化空间。

陨石撞击地球可能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事实证明恐龙也的确没有辜负自己辛苦进化的双足行走,一支恐龙将自己的前肢进化成了生物史上的壮举——翅膀。从此代表恐龙翱翔于天地之间,还在白垩纪中后期挤占了翼龙的生态位。

那些飞向天空的恐龙就是现在鸟类的祖先。然而其他恐龙在改造自己前肢方面表现得冥顽不灵,如暴龙科的成员,全部清一色的小短手,如果没有那颗陨石,这些家伙会把自己的前肢完全退化掉。

伤齿龙科与暴龙科的成员不同,它用到前肢的时间更多,而且从化石上看,伤齿龙科与鸟类祖先很接近,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树栖、地栖都有。

恐龙进化为鸟类的想象图

这就意味着它的前肢要去干许多事情,这就会像人类进化一样,最后进化出强大的大脑。为此罗素还想象出了恐人的样子,它们和人类一样拥有大的脑容量,眼睛很大,直立行走,尾巴退化。

只是,地球历史从来没有如果,陨石最终还是来了,地球终究还是不想让伤齿龙进化出智慧。然而有个很奇怪的点,伤齿龙只存在了万年的时间。

在它之前恐龙已经生活了约1.5亿年,为何没出现伤齿龙一样聪明的恐龙?这就要说到第三个误区,那就是我们人类,确切地说灵长类,进化出智慧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还要长。

伤齿龙模拟图

古灵长类

我们习惯于把南方古猿出现后的时间视为人类诞生,并因此觉得人类的进化时间比较短,忘记了每一步的进化,背后都有其悠久的铺垫,南方古猿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出现的。

它是由猿过渡而来,而猿类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它们是从其他灵长类祖先那里进化而来,那么以此类推,最早的灵长动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最早的灵长类动物是普尔加托里猴,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它是现今灵长类的祖先,但我们可以从它身上一窥古灵长类动物的生活。

普尔加托里猴模拟图

普尔加托里猴生活在晚白垩纪,正值恐龙王朝的末期,它出土的地点在北美洲的普尔加托里山,巧合的是伤齿龙的化石也是在北美洲被发现的,也许它们还曾短暂的相处过。

尽管普尔加托里猴长相与现在的灵长类相去甚远,长得更像是松鼠一类动物,但古生物学家研究它的脚踝后发现,普尔加托里猴已经具备了灵长类的攀爬能力。

它能在各个方向上抓住树枝自由穿梭,在古灵长类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重用。自此开始,灵长类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时候大陨石还没有来。

普尔加托里猴想象图

以普尔加托里猴出现的时间为标志,灵长类起码进化了大约万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人类,这里面任何一环进化出现问题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智慧物种。

古灵长类们挺过了白垩纪末大灭绝,在古新世之后繁荣。这么算下来,万年的时间才让灵长总目中进化出了人,那么对于恐龙总目来说,花1亿多年才出现伤齿龙也不算什么奇怪事。

而1亿多年的时间没能进化出智慧也实属正常,毕竟进化不是那么简单的,任何物种不会凭空出现,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小心。1亿年和万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普尔加托里猴想象图

恐龙能进化出文明吗?

不少人在看了罗素的“恐人学说”后替伤齿龙感到惋惜,认为是那颗陨石中断了恐龙走向智慧的道路,而我们灵长类,或者说整个哺乳动物家族。

大家都是在这场大灭绝之后才开始兴起,填补恐龙留下的生态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没有陨石的前提下,不否认伤齿龙的进化潜能,它的确有可能向更高的智慧进攻。

但与此同时,我们灵长类也不弱,很有可能会出现双线进化。因为恐龙家族在白垩纪后期已经丧失了一些生态位,比如树栖,早期的树栖恐龙进化成了鸟类。

恐龙灭绝模拟图

它们选择的方式是飞行而非灵长类的攀爬,这就让灵长类在树冠层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开始兴盛,这类植物比起中生代王道的裸子植物来说更复杂,也更考验食用它的动物。

被子植物会结出果实,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同时采摘它需要付出努力,分辨它是否成熟需要三色视觉,即使恐龙还存在,灵长类依旧要面临这些问题,大脑皮层依旧会在这个时候得到提升。

而伤齿龙是杂食动物,它并不完全依赖树栖,只是会在捕食猎物时才上树,它也不会以被子植物的果实为主食,这就让它们无需进化出臻于完美的攀爬技艺,也不用具备三色视觉。

一种被子植物

这些灵长类进化的契机还在,不会因为陨石没有来就改变,再来一次,灵长类依然会走上进化这条路。所以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的确会有许多哺乳动物无法突破自身的生态位。

但灵长类这一支依旧会走上进化的道路,因为没有同生态位的恐龙来与之竞争。然而自然进化就是这么残酷,没有如果,最终伤齿龙还是灭绝了,我们人类成为了唯一的智慧物种。

伤齿龙化石

结语

生物的进化由无数必然偶然串联在了一起,不会因为谁先来后到,或者谁存在的时间更长来决定的。恐龙比人类早出现,存在的时间也更长,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应该进化出智慧。

人类进化出大脑是不断适应地球环境,由自然选择出来的,恐龙无法适应陨石之后的环境从而走向灭绝,看似是天灾,实则也是自然的选择。

灾难面前众生平等,所有生物都在那个时期经历了陨石,无法适应自然就会被淘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恐龙静静地躺在地球的岩层里。

大部分灵长类依旧生活在祖先生活的树上,只有人类离开了曾经的摇篮,走向了陆地,然后以此发散遍布全球,也不负古灵长类们万年前的苦心经营了。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很大关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7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