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龙不进化的更大更强,而是变成弱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核心,它强调的从来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不是强者生存,弱者被淘汰。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为何恐龙不进化得更大更强,反而进化成弱小的鸟类呢?
这是对进化论的一个根本性误解,它基于人类的一种倾向,即认为事物总是会变得更大、更好、更高级等等。当进化论出现在教科书中时,它通常被描述为一棵树、一个阶梯,或其他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过程。
甚至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进化”这个概念通常遭到一定程度的曲解,比如动画片《数码宝贝》中没什么战斗力的初级数码宝贝,经过进化后,最终会变成能飞天遁地、战斗力爆表的究极体。进化从来都只会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几乎没有变弱的进化。
但是在真实的自然界中,进化没有目标,也不会朝着任何特定的方向发展。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它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使命就是繁衍,其次才是生存——比如很多种类的蜘蛛中的雄性,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宁愿被雌性吃掉。
为此,它们不在乎变得更笨、更迟钝或更弱小。在几千万年前,澳洲的考拉经常会在树林间快速穿梭,它们的饮食也很多样化。当澳洲的气候变得更干燥,资源更稀缺的时候,它们为了“开源节流”,动作变得迟钝,一天在树上睡十几个小时,还以有毒难消化的桉树叶为食,甚至它们的智商也变低了,因为一颗聪明的大脑时非常耗能的(人类的大脑只占体重的2%,却消耗20%的氧气和20%的能量)。
当资源稀缺的时候,变大变强没有一点好处。动物的体型越大,生存所需的燃料就越多。当它们变得太大时,运动也会受到严重限制。蓝鲸呆在水中基本上可以忽略这一点,因为水支撑着它们的大部分体重,并允许它们以相对较少的能量移动。但它们每天需要吃大约四吨磷虾。
以上,是恐龙没有进化得更大更强,而是进化成弱小的鸟类的原因。但进化成鸟类并非没有好处,能飞上天空就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有人可能会问,翼龙(翼龙不是恐龙)也能飞,为什么翼龙也灭绝了?翼龙在茂密的森林冠层内的机动能力存在问题。翼龙的翅膀又长又窄——这是一个很好的飞翔设计,但它们在浓密的灌木丛中碍事。然而,为了飞行,你的体型必须相对较小,而且一定要尽可能轻。否则,你只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
当这万年前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整个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大片植被死亡。体型太大的动物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它们灭绝了。体型小的动物,只需要很少的食物就能生存,所以它们幸存了下来。恐龙进化成小巧能飞而且视力极好的鸟类,能够让它们在更大范围内寻找食物。
但有人可能会问,当漫长的冬天过去,地球复苏,植被从新长出来后,为什么鸟类没有进化得更大?事实是,飞行真的很有优势,非常方便,但这需要很小的体型,只有当放弃飞行能获得更适合生存繁衍的条件时,它们才会放弃飞行。比如,有些家养鸡的体型就比原始野鸡的体型大,但它们不能飞了。
但进一步的大灭绝事件证明,最大的动物往往是最先灭绝的,而人类也消灭了其中一些巨兽。尽管如此,在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仍有大型不会飞的鸟类,它们的生存很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威胁。
还是那句话,是“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