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灾区上空传来一声乡亲们ta跨越千
7月21日晚,在通信因暴雨中断许久后,米河镇上空传来一声“乡亲们”。
不少人收到一条短信“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的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公网通信……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仿佛是科幻片里的场景。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罕见特大暴雨,郑州巩义市米河镇市电、道路、通信“三断”,重灾区信息向外界传递受阻。
7月21日,应急管理部调派一架翼龙-2H应急救灾型从贵州安顺起飞,飞赴一千公里外的河南郑州执行侦查和中继任务。开头那条并不简单的运营商短信,正是由翼龙-2H无人机传递出。
翼龙-2H准备飞赴河南
这款无人机,是中航(成都)无人机针对国家应急管理需求,为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
它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极端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公/专网应急组网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
翼龙-2H夜间保障/资料图
针对灾区“三断”情况,翼龙-2H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通过融合空中组网、高点中继等技术,实现图像、语音、数据上下贯通横向互联。
据统计,自18时21分翼龙-2H无人机进入米河镇通信中断区,截至当天20时,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个,产生流量.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个,为灾区居民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翼龙-2H夜间保障/资料图
除了开展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此次,翼龙-2H还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执行地质灾害勘测,分析研判了巩义温堂村、荥阳西冯沟村等区域的地质受灾情况,为后续救灾提供了更多情报。
在这次河南抗洪救灾中大放异彩的翼龙-2H,其实在两个月前才首次公开亮相,并参与国家“应急使命·”抗震救灾演习,还没有实战经验,可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兵蛋子”。
不过,在这名“新兵蛋子”的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翼龙-2无人机平台,和昨晚彻夜未眠的翼龙-2H保障团队。
翼龙-2H保障团队/资料图
翼龙总师李屹东/网友P图
自年2月翼龙-2无人机首飞以来,逐渐成熟的翼龙-2无人机平台已经在民用领域留下更多功绩。
年1月6日,以该平台为基础的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I”,在甘金昌金川机场首飞成功。该型无人机除了可执行人工增雨作业,还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可在气象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回看十三年前,5·12大地震后,一支由15名空降兵组成的先遣小分队,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从米的高空“盲跳”至交通通信“孤岛”茂县,将那里的信号传回救灾指挥部,留下“十五勇士”的佳话。
如今,航空装备研制生产的“国家队”接过接力棒,全力保障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翼龙-10H近海救援型无人机、新舟灭火机等一批新机型上马或投入实用,缩小了中外通航应急、救援设备的差距。
正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所说,“超长待机、超大航程,祖国需要,我们就到”。
翼龙-2H夜间保障/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