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CMO赛道能牛10年的板块,你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价值蓝骑士帮助每一位读者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分享自己的投资思路,做一名保护散户的价值蓝骑士!先跟大家讲个故事:有几个大学生想创业,他们考虑搞个“既可送外卖又可擦玻璃的无人机”。这就有三个模块:无人机、外卖抓手和擦玻璃摇杆。把这3个焊在一起,你的既能送外卖又能随手擦玻璃的无人机就搞出来了。接下来就需要生产成品了。但问题来了,创意是有了,但也没那么多钱去开工厂,也没有时间研发制造无人机、抓手、摇杆这些东西。那怎么办呢?买配件呗!找生产无人机的厂家去定制无人机,找生产抓手的去定购抓手,东西买回来,一组装,高级无人机不就出来了。于是你到了深圳华强北喊一嗓子,立刻出现四伙人,把这事给你办了。三伙人提供各种模块,第四伙是集成商负责集成。这之后你只管开个淘宝店发订单,集成商那边给你做好装箱,送到全国,里边还塞张卡片,写着“记得给五星好评哦,亲~”。上面的那个故事,这个创业的核心是什么,是创新思想,想出这么一种多功能实用型无人机。在创新药领域也是,核心就是发现新的药。不少小型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往往就10来个人左右,就是一两个牛人拿了点钱就把公司成立了。而创新药的整个研发、实验、生产流程是非常复杂且耗时很长的,药物发现后还需要进行制剂研发、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申请上市等等,需要很大的工夫和时间。一个创新药的专利期是20年,这20年里,其他任何厂商不得生产。但是一个创意从立项到获批可能需要10~15年时间,而一个药物从渠道铺设到真正大卖怎么也得一两年,最后留给你回收成本和实现盈利的时间可能连5年都没有。所以,对研发创新药的公司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在把药物研发出来后,后面的制剂、毒理研究、临床实验可能就直接外包出去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医药合同外包赛道。研究这个行业首先需要了解三个名词:CRO:合同研发服务,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CMO:合同生产业务组织,主要是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如粉剂、针剂)以及包装等业务。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指为跨国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服务的机构。(就是在CMO的基础上增加相关产品的定制化研发业务,更侧重于高技术附加值工艺研发能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研究公司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各种眼花缭乱的专有名词,什么“单抗”,什么“替尼”,说实话,我都搞蒙圈了。生物医药太专业了,涉及的病种太多,不同病种、不同的细分靶点、不同免疫组化类型的肿瘤之间的竞争格局完全不一样。想彻底弄明白这些,非医科专业不可,我是金融学专业的,所以在这方面非常受伤,每次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耗时极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方面是多从我擅长的财务、估值分析着手;其次,对公司的业务只做了解,知道是做什么的就可以了,公司的业务和产品是什么?赚不赚钱?了解了这些最主要的信息后就可以了,对投资的收益也并不会影响太大。这个CRO、CMO/CDMO行业呀,我们来简单理解,就是接医药外包业务的公司。现在我们来讲讲这个行业的优势。一、模式好!他们这个模式是非常爽的。一个生意什么情况的时候最赚钱,就是没有竞争或竞争小的时候最赚钱,我们要想最赚钱,可以选择避开竞争。一战时期,欧洲国家打的头破血流,美国作为中立国不参战,靠给参战国卖军火赚得美滋滋。而欧洲呢?战胜国没好哪里去,战败国更惨。同样的道理,卖鞋的,假设市场上有两种鞋,一个李宁、一个耐克,现在穿耐克的多,耐克赚钱;万一以后都穿李宁,耐克要亏钱;总有输赢,那你怎么办呢?办一个新鞋品牌参与竞争吗?这时你可以去搞代工厂,给他们两家代工生产鞋子,这样无论他们哪家的鞋卖得好,你都赚钱,只要人们还继续穿鞋子。这样的模式,我们叫“铲子”赛道。而CRO、CMO/CDMO行业就是“铲子”赛道!二、中国红利期!大家想想,为什么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这些年的制造业非常繁荣?就是因为中国、印度等地的人工成本低!同样生产一批零件,在美国请一个工人可能需要元,但请中国工人只需要元,这省下来的就是利润呀。所以,很多外企来中国建厂或者找中国加工厂代工。同样,中国也有工程师红利,假设在美国聘一个技术人员需要月薪3万,但是在中国聘请一个可能只需要1万5。相对国外CRO企业,中国企业有工程师红利这一重大优势,越来越多的外国创新药公司把订单给了中国的CRO公司,大家可以看看药明康德的前五大客户,都是国外巨头创新药公司:三、国内需求正在越来越大!我国的医药行业发展一直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我国的药企基本都是做仿制药的,随着“集采”政策的实施,迫使这些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如果不向创新药转型,会活得很艰难。这样一来,对医药研发、生产等外包业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CRO公司正好受益。行业现状:一、药物研发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20世纪后,随着新型靶点发现速度的放缓和基础研究突破性进展减少,新药研发成本不断增长,研发耗时拉长。根据Tuft统计,全球新药研发成本s的1.79亿美元,增长至目前的26亿美元(包括资本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而《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测算到新药研发费用目前为17.78亿美元。但在成本迅速增长的同时,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却不尽人意,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不断下降,年后有小幅提高。根据IQVIA统计,年新药研发成功率为11.4%。二、CRO的参与则可以在与研发难度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帮助药企缩短研发周期。根据Tuft统计,CRO的参与可帮助药企减少临床耗时,1/2/3/NDA四个阶段可分别减少23/58/43/31周,总体耗时从周减少至周。此外,CRO行业承包药物研发相对外围工作,其工作人员整体薪酬也低于药企研发人员,因此,通过外包药物开发部分工作,减少研发人员编制,有助于药企降低研发成本。三、随着CRO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导致CRO行业增速高于研发支出增速的主要原因为行业的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对于大型跨国药企来说,CRO的介入有望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节省研发成本;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独立研发一个新药的成本要求太高,而外包则能帮助其快速建立在研管线,因此与CRO企业共同研发成为越来越多药企的选择方式,渗透率不断提高。赛道公司如下:这里有张汇总图,直观一些:这个板块也是高瓴资本非常看好的:高瓴资本年参与了药明康德从纽交所退市的私有化运作,然后它把药明康德一拆三:1.把生物药技术平台业务整合为药明生物,放上港股,目前市值约亿元;2.把化学药技术平台整合为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亿元。高瓴资本在年6月11日出资2.75亿人民币采用大宗转让的方式接受了泰格医药的股份万股,后来泰格医药拆股,现在持有万股泰格医药。高瓴资本在年5月30日作为基石投资者以3.2港币/股认购0万美金方达控股高瓴资本在年2月16日出资23亿人民币以.56元/股认购万股占5%凯莱英的股权。此前,通过二级市场,高瓴资本已经持有凯莱英万股,定增完成以后,高瓴资本会持有凯莱英万股,占总股本5.6%。从实力上讲,药明康德是numberone,因为它是唯一一家能做到全产业链覆盖的。但我这人对财务水平比较苛刻,药明康德达不到我的水平,我暂时不会买它。我个人来说,最喜欢的是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看接下来两年的话,这三家是成长速度最快的。接下来几天,我会陆续分析这几家的年报。立志写有深度的东西,感谢大家的支持!
上一篇文章: 开足马力三班倒,俄国厂家开始猛造攻击无人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二十个超越达到欧美的顶尖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