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具翼龙化石最新研究揭秘腭区特征演
三维立体保存的魏氏准噶尔翼龙腭区腹视图。研究团队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汪筱林研究员团队对中国发现的第一具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魏氏准噶尔翼龙的头骨腭区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准噶尔翼龙在颚区的主要特征变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态上,并通过喙、牙齿等相关研究,进一步佐证准噶尔翼龙具有挖掘捕食泥沙中贝壳类食物等生活习性。
准噶尔翼龙(A)与神龙翼龙类的妖精翼龙(B)和女神翼龙(C)颚区对比。研究团队供图
中国科学家对于远古恐龙时代翼龙研究的这一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已获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准噶尔翼龙头骨颚区的最新研究既补充该翼龙形态鉴别特征,也为翼龙的系统发育分析提供更多信息。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生陈鹤介绍,由于翼龙飞行需要减轻重量,它们的骨骼细长中空,很难保存化石,即使保存也大多不完整。近年来,虽然在中国辽西及周边地区的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翼龙骨架,但几乎都呈二维压扁状态保存,很少能够显示有关翼龙类腭区的标本。
魏氏准噶尔翼龙上下颌细长尖锐上翘无齿的吻部及附着角质外套的沟状印痕。研究团队供图
而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较完整,都呈三维立体保存,为翼龙腭区形态学研究提供非常理想的材料。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件魏氏准噶尔翼龙腭区每一块骨骼的详细形态观察和对比,发现准噶尔翼龙在腭区的主要特征变化集中在翼骨的形态上:翼骨的外侧支,从形态上由内向外可分为两部分,其中外侧部分细长且呈现类似于开口朝下的抛物线状;两侧翼骨的内侧支向内相接,构成平滑的翼间窝前缘。此外,翼间窝双拱形后缘也是准噶尔翼龙独有的特征。
研究团队通过对全世界已知保存颚区的翼手龙类(翼龙两个最主要的类群之一,准噶尔翼龙就属于这个相对进步的翼龙类群)的17个属种化石材料对比,从内鼻孔之后的腭面骨骼相互关系和结构分析,魏氏准噶尔翼龙的腭区特征与无齿的神龙翼龙类的成员相近,两类翼龙都兼有两个颚面结构,这一结论与相关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比较吻合。
最新研究还发现,准噶尔翼龙吻端可能发育类似现生鸟类的角质喙,同时,准噶尔翼龙的牙齿短粗圆钝,与其他大部分翼龙具有的细长尖锐的牙齿明显不同。准噶尔翼龙所具有的这些形态,也进一步佐证其挖掘捕食泥沙中具有坚硬外壳的贝壳类等食物的生活习性。
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形态特征显示短粗圆钝牙齿、磨蚀面及吻端营养孔等。研究团队供图
据了解,距今约1.2亿-1.3亿年的魏氏准噶尔翼龙化石年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对其研究命名并建立准噶尔翼龙科。准噶尔翼龙具有非常独特的头部形态特征,在翼龙家族中独树一帜。近十多年来,汪筱林团队又多次赴乌尔禾地区进行野外科考,发现大量翼龙、恐龙等骨骼及足迹化石等。
PeerJ发表论文通讯作者为汪筱林研究员,共同作者还包括中科院古脊椎所蒋顺兴副研究员及博士生张鑫俊、裘锐、李阳和巴西国家博物馆AlexanderW.A.Kellner教授、吉林大学程心副教授。(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