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新恐龙新热带界

新热带界

穿山甲龙

穿山甲龙是一种部分四足的披甲地栖食虫树栖龙,其外形类似于穿山甲或,产自亚马逊雨林。穿山甲龙是一个重新演化的有趣例子,即一些特征在演化过程中消失后又再次重现。它的身体上覆盖着鳞片,但这并不是它2亿年前的祖先那种爬行类鳞片,这些鳞片实际上由角蛋白构成。在祖龙类演化成原始的虚骨龙类时,鳞片这一特征被保留了下来。然后,随着原始的虚骨龙发展并演化成树栖龙,它的许多鳞片被保暖用的羽毛所取代。穿山甲龙是从一种已经回归地面生活的树栖龙演化而来的,它重新演化出了一种由大量毛发融合而成的鳞状盔甲。其祖先的地栖习性随着蚂蚁的繁衍而发展,并在渐新世变得普遍。随着蚂蚁的演化,食蚁动物们的适应性特征也随之演化。比如在穿山甲龙的身上,典型的长满牙齿的颚部已经被管状长吻取代,里面有一条长而黏的舌头,可以伸出比头部还要长的长度。它会把吻伸到蚂蚁洞里,用舌头上的粘液蚂蚁把粘出来。其前肢的中爪已经演化成一个强状的钩子,可以挖开蚂蚁的巢穴,暴露出里面的隧道和洞穴。鼻孔则长在靠近脸的远处,还可以闭起来防止蚂蚁的叮咬。穿山甲龙有一条可以伸进蚂蚁巢的长而黏的舌头(a)。它身体上厚重的鳞甲并不是为了防蚂蚁,而是用来抵御生活在热带丛林地面上的食肉爬行动物。穿山甲龙行动缓慢,且不能像它的近亲那样爬到树上避难。所以当它受到威胁时,就会卷起桨状的尾巴(b),以保护它柔软的腹部。

水龙

水龙是一种分布在自亚马逊河的像海牛一样胎生水栖奇异龙。流入沿赤道向东流动的亚马逊河的巨大水道和支流网络中的水域生活着各种水生动物。森林延伸到平静的河湾和水潭上,使它们沉浸在一片阴暗的绿色中。这里的水生植物在淤泥中扎根,在浑浊的水中向上伸长,而后在平静的水面上展开它们的叶子。漂浮的叶子下是螺类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家园,它们是硬骨鱼类以及在叶子顶部爬行并向下寻找的小型四足动物的食物。而漂浮的叶子则被巨大温和的缓慢水兽所食,它们懒洋洋地在浅水中游动,大口地吞吃植物。河流中最大的觅食者便是水龙,一种水生的奇异龙,它是从上新世从北美传播到南美洲的陆栖类型演化而来的。它强壮的后腿和长有五指的前肢都演化成了桨状,主要用于稳定巨大的身体,前肢上的两个爪子有助于挖掘淤泥里的根系。其祖先坚硬的棒状尾变得更加灵活,承担了大部分的游泳动作,尾巴上表面竖起的皮质鳍可以产生强大的推进力。水龙和许多水生脊椎动物一样,肋骨非常沉重,使它有足够的重量沉在在水面之下。它还会不时地吞下石头来调节浮力。水龙的四肢和尾巴形态意味着它只能在水中活动,它的眼睛和鼻孔都长在头部上方,使它在水下也看到水面以上的东西。水龙的嘴很宽,锋利的角质喙可以咬断最坚硬的水生植物的茎和叶。水龙体长约2.5米,是最大的河流动物之一。每只水龙的身边都簇拥着一个庞大的寄生动物群和其他一些以生长在水龙体侧的藻类和因水龙游动而翻起的淤泥中的小生物为食的生物。

蜜龙

蜜龙是一种产自南美和中美洲的热带森林的小型四足动物,啜饮花蜜为生。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一样,新热带区域的树木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由于持续的高温和经常性的降雨,这里植被繁茂,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就可能有数百种不同的树木在茁壮成长,因此能比温带或寒带森林供养更多不同类型的动物。高层的树枝交错构成浓密的树冠,伸展开来以捕获阳光。附生植物和蔓生植物垂挂于枝条之上,使得林冠层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在阴暗的森林地面之上能找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叶子、花朵和果实。许多种类的动物便演化起来以开发这些潜在的食物。一般来说,南美洲的树栖动物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的要小。通透的树冠上活跃着有许多小型树栖龙,它们在那里安家,并以成千上万种的昆虫为食。然而,也有一些树栖龙已经放弃了食虫的生活,演化成了全新的形式。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蜜龙,这种小生物靠吃花蜜维生,就算把纤细的头部包括在内,它的身长也不超过20厘米。它的吻部已经演化成长管状,相当于一个套在它可伸展的用以采蜜的舌头外的刚性保护鞘。这些吻部特征与穿山甲龙很像,而且显然,这两种动物都是从上新世北美而的同一种树栖龙演化而来的。管状吻部可以看作是一个预适应的例子,即一个特征由自然演变而来,然后由于其完全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被保留下来。蜜龙的进食方式很像飞蛾和蜜蜂,它把吻部伸进长形花的基部以获取花蜜。结果就是的吻部沾满花粉,并在它转移到另一朵花上时无意中完成花粉传播。这种动物的身形与小型树栖龙相似,但移动速度没有那么快。它的前肢能抓住花茎,身体则很小,因为消化花蜜的消化系统并不需要多复杂。

不同亚种的蜜龙,背部颜色不同。

鳞翅龙

鳞翅龙是一种小型的,部分四足的树栖手盗龙,与南美热带雨林的树栖龙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亚马逊雨林遍布攀缘植物的树冠之间,有什么东西闪亮了一下。这边一下,那边一下,然后一个彩色身影突然飞起,就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它在微风中旋转俯冲,然后扑到了树枝上,在细碎的阳光中与斑驳的树皮融为一体。然而,这身影不是蝴蝶,而是一种曾经存在过的最小的非鸟类恐龙。鳞翅龙从一种也是树栖龙的虚骨龙演化而来,随着开花植物和蝴蝶的发展而适应了滑翔生活,而后者就是鳞翅龙的主要食物。鳞翅龙靠精确控制的俯冲和滑翔便可以接近停在花朵上休息的蝴蝶,然后只要用尖嘴快速一抓,昆虫就到手了,鳞翅龙也就可以休息和消化了。飞行和滑翔的动物经常是在热带森林中演化的。雨林中有庞大的树枝网络,动物可以容易地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而动物的外形越符合空气动力学,它就跳得越远。这些条件对于演变出能进行长距离滑翔的结构来说相当完美。对鳞翅龙来说,这些结构由从体侧突出的宽鳞片组成。在飞行中,鳞片使它变身成一架滑翔机,而在休息时,鳞片又能使它伪装成树皮的样子。鳞片下表面色彩鲜艳,但上表面却单调而不起眼。鳞翅龙有一系列桨状的鳞片,从身体两侧水平生长,展开形成滑行用的翅膀。附着肋骨上的肌肉使鳞片作有限活动,随鳞翅龙的意愿露出或隐藏鲜艳的鳞片下表面。鳞翅龙的总长度(包括鞭状的尾巴)只有30厘米,翼展25厘米,是所有恐龙中最小、最轻的一种。

敏捷泰坦龙

在第四纪之前,已经灭绝的敏捷泰坦龙曾在南美洲繁衍生息。在蜥脚类恐龙的整个演化过程中,它们的体型似乎在不断缩小,这种趋势在晚侏罗纪到早白垩纪达到了顶峰。到了晚白垩纪,已经出现了一些小型蜥脚类恐龙。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古近纪和新近纪,当时南美洲出现了一些相当轻巧的蜥脚类恐龙。有的种类动作敏捷,会成群结队地优雅地穿过潘帕斯草原。由于大陆漂移的影响,南美大陆的蜥脚类恐龙被隔离开来,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演化,以应付渐新世-中新世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比如不断扩张的草原。在古近纪和新近纪,许多奇特的草原蜥脚类恐龙在新形成潘帕斯草原地区发展了起来,包括许多长腿的奔跑型恐龙。这些恐龙非常容易受到在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借巴拿马地峡陆桥向北延伸至北美大陆所导致的美洲大交流而南下的高速肉食性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的攻击。尽管长腿蜥脚类恐龙跑得很快,但它们远不及肉食性恐龙跑得快,最终就灭绝了。幸存下来的蜥脚类恐龙之所以能逃过一劫,是因为它们演化出了防御机制,比如用王八龙和貘龙。

王八龙

王八龙是一种产自潘帕斯草原的,有盔甲的奇特真泰坦龙类恐龙,很可能是萨尔塔龙的后裔。南美洲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在它脱离了古老的泛大陆之后,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岛屿大陆。只会偶尔地就像现在这样与北美洲大陆相连。白垩纪末期,鸭嘴龙类遍布大半个地球,成为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取代了四足蜥脚类恐龙。蜥蜴类恐龙仍然存在,但大多都在鸭嘴龙类没有获得稳定生态位的地方,比如南美大陆。由于大陆漂移的影响,南美蜥脚类恐龙被孤立开来,以自己的方式进化。泰坦龙类是唯一幸存的蜥脚类恐龙,早在晚白垩纪就开始演化出盔甲。南美洲的泰坦龙类也是如此。在上新世,随着新的食肉动物在美洲大交换期间南下,泰坦龙类的盔甲发展得更加华丽壮观。王八龙的背部和体侧被坚固的罩状盔甲包裹。它的尾巴和脖子上也有盔甲,尾巴上有层叠的弧状角质板,脖子则披着带接缝的角质甲。王八龙的头部还覆盖着一层连续的角质硬甲。它的颚没有牙齿,但嘴唇的喙很锋利(译者注:真的成了王八了,王八也是把嘴唇当牙了),是剪切草料的理想选择。王八龙的盔甲是由生长在皮肤上的骨板形成的,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背甲由一系列小骨板的嵌合而成,上面散布着一些较大的锥形骨钉,背甲的重量则靠巨大的髋骨和肩胛骨支撑。王八龙的四肢及尾巴下表面没有盔甲。当危险来临时,它就会趴在地上,向敌人展示它那由骨板和角质组成的无懈可击的盔甲。貘龙貘龙是一种大型泰坦龙,有一个类似貘类的长鼻,分布于潘帕斯草原。由于大陆漂移的影响,南美洲被隔离了开来,其上面的泰坦龙类恐龙便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演化,以应对草原扩张等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貘龙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蜥脚类恐龙,已经从食叶恐龙演化成了食草恐龙。在古近纪和新近纪期间,许多奇特的草原泰坦龙在形成中的潘帕斯草原上演化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长腿的奔跑型泰坦龙。不过这些恐龙非常容易受到大约万年前遍布整个美洲大陆的敏捷的食肉恐龙的攻击。当时中美洲大陆桥向北延伸至北美大陆,引发了美洲动物大交流,长腿蜥脚类恐龙跑得很快,但它们远不及肉食恐龙跑得快,最终就灭绝了。能幸存下来的蜥脚类恐龙都是因为演化了防御策略。例如,王八龙演化出了盔甲,而另一些,如貘龙,就是靠其巨大的体型。貘龙是现存第四纪最大的陆生动物,长25米,重70吨。它的脖子举不过肩膀,但是能在不动脚步的情况下横向扫动,而且脖子靠近头部的部分比较灵活,使它可以取食大面积的草地。它的牙齿紧凑地排列在嘴的前部,而且十分耐磨,很适合啃食青草。长鼻有助于把成束的草拉到嘴边咬断并吞下。它的皮肤厚而坚韧,对大多数食肉动物的爪子和牙齿都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大多数食肉动物都不敢伤害它。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象牙龙。貘龙的牙齿排列在嘴的前端(a),并且适合于啃食青草。长鼻的肌肉附着于头骨上巨大鼻孔两侧的宽骨板上(b)。长鼻既是一个用来抓取大束草料的进食器官,也是一个呼吸器官,但外鼻孔的部分不参与它的取食动作(c)。象牙龙象牙龙是一种分布在潘帕斯草原的类似剑齿虎的大型剑齿手盗龙。大约万年前,在上新世美洲大交流期间,连接北美大陆的一连串火山岛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陆桥(巴拿马地峡),许多北美动物涌入了南美大陆。这些动物很快演化和发展,以填补它们发现的生态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来到南美的北美动物更为成功,并取代了在过去万年里一直统治南美大陆的本土动物。这可能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适应了南美环境的本土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少,进化缓慢而造成的竞争力不足。因为南美大陆本身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除了草原有扩张外,环境和气候也几乎没有变化,在那种情况下,动物没有演化的必要,所以它们已经安乐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来自北美的动物则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变化,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与欧亚大陆生态的物种相互交流,它们一直在蓬勃发展,当它们到达南美洲时,就能更好地适应那里的环境,其结果就是南美本土的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最早到达南美大陆的北美食肉动物雪山跳龙及其近亲。它们擅长在高山上行进,能够穿越连接两大洲的安第斯山脉,因此争取到了许多生态位。从这种动物种群中很快就发展出了大型食肉动物,主要捕食草原上行动迅捷的敏捷型泰坦龙。它们甚至发展出了更大型的种类,有些种类头部巨大,手臂短小,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从敏捷而又相貌平平的小型虚骨龙进化而来,而更像是从白垩纪时期的大型兽脚亚目动物进化而来。其中的一种便是象牙龙,它演化出了巨大的剑齿,使它能够捕食像貘龙这样的大型泰坦龙。它们成群结队地狩猎,用类似象牙的獠牙在貘龙身上割出大大小小的伤口,直到它流血而死(d)。象牙龙的牙齿形态是恐龙中独一无二的。上排的第一颗门牙(所以叫做象牙龙)是长而弯曲的切割型武器(A),其后面的牙则在不断成长,一旦前面的牙受损并脱落,后面的一颗就会取代它位置(b)。象牙龙的嘴可以张到非常大的角度,因此当它巨大的头部在撕咬过程中向下运动时,下颚与剑齿的距离是很远的(c)。象牙的下部是锯齿状的,当象牙龙进食时,剑齿便与下颚的牙齿形成剪切作用,用于撕裂和咬下血肉。最后暴龙最后暴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巨大型食腐暴龙,它的下颚像蛇一样可拆开,没有前肢。在过去的万年里,许多南美洲特有的食肉性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在来自北方的更多样化的生物的入侵中灭绝了。早在侏罗纪中期就发展起来的虚骨龙类暴龙超科在白垩纪演化出了一些当时最大的食肉恐龙,尽管那时候有些棘龙类(后来在古近纪灭绝了一段时间)在体型上跟它们很接近。当它们变得更大时,它们的头就变得更重,前肢也变得越来越小。它们遍布欧亚大陆和北美,但在这些地区早已灭绝。在大约万年前的古近纪始新世(远在美洲大交流开始之前),当一座陆桥的临时出现,使一些暴龙进入了南美大陆,它们在那里幸存了下来,而它们的同族却在别处灭绝了。它们的演化之路在继续,它们的体型也在增加。最后暴龙是一种巨大的生物,长17米,重达15吨。前肢完全退化,骨骼中甚至没有肩带的痕迹。随着南美暴龙的体型越来越大,它们变得越来越重,捕猎速度也越来越慢。于是它们发展了一种食腐的生活方式,一种现在由最后暴龙主导的生活方式。作为祖先的霸王龙在伏地休息后起身时需要用短小的前肢来保持身体平衡。而前肢对于最后暴龙来说已是不必要的了,因为它们的臀骨早已向前移动,能很好地平衡身体,双腿的连接方式也能使身体直接向上离开地面。最后暴龙是一种食腐动物,在潘帕斯草原上缓慢游荡,吞下它所发现的所有死亡动物的尸体。它的颅骨非常灵活的,下颚骨可以拆开,以使其吞食下较大的猎物。进食之后,最后暴龙在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休息几天。它将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这时背上的骨板盔甲能保护它不受攻击。

白鹭龙

白鹭龙是一种分布安第斯山脉的荒山上的类似苍鹭/棘龙的食鱼性手盗龙,跟一指禅龙、雪山跳龙和象牙龙是近亲。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主要山脉,它的西面拦截了自太平洋而来的潮湿空气,所以总是雨量充沛。降水产生的地面溪流或形成瀑布哗然流回太平洋,或形成小河,然后发育成大河的支流,蜿蜒地流过东部低地。这些溪流养育了各种各样的硬骨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而这些鱼又为包括鸟类、翼龙类和专门捕鱼的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在内的各种陆生动物所食。这其中最有趣的一种动物便是白鹭龙,一种以鱼为食的虚骨龙。与现在南美洲大陆的许多非鸟类兽脚亚目恐龙一样,它也是由大约万年前在上新世建立巴拿马大陆桥至北美洲地峡的美洲大交流时期向南迁移的山居跳跃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保留了近亲身上用来抵御恶劣的山区气候的长而柔顺的毛发状羽毛。头部的形状也已经演化得跟许多以鱼为食的陆生动物类似。颚部又长又窄,里面有许多尖牙。白鹭龙的两只眼睛朝向前方,给予了它立体的视觉。像雪山跳龙一样,白鹭龙的腿脚也非常敏捷,可以沿着峭壁的边缘灵巧地奔跑,以躲避该地区数量不少的掠食性鸟类和翼龙类,比如鹰龙。白鹭龙是一种耐心的动物,会蹲坐在山间瀑布的池边等待鱼儿的到来。它能够判断出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哪怕水有折射的效果,然后把长脑袋向下猛扎,劈开水面,将光滑的鱼儿钉在它众多利齿之间。

鹰龙

鹰龙是一种类似于老鹰的大型双足翼手龙,栖息在安第斯山脉地区。在安第斯山区的群峰之间及山谷上方,有许多大型鸟类和翼龙乘着沿山谷和温暖的山坡上吹来的上升气流在空中盘旋,其中最大的翱翔生物之一就是名为鹰龙的翼龙。它能靠连接在第二和第三个指上的薄膜控制掠过它宽大翅膀的气流,进而在飞行过程中熟练地操纵方向。鹰龙的第二、三个手指很细长,但不像其他有翼龙的第四指那样支撑着主要的飞行翼膜。其第一指上有一个爪子,能让它在悬崖上爬行。它的头部跟哺乳动物很像,吻部细长,前段有锋利的牙齿,眼睛朝向前方,有很不错的立体视觉。这种翼龙是独居动物,终生交配,在高山上筑巢,每年养育不超过两只幼龙。由于其温血的生理特征和肉食习性,它与其他生态区的山区食肉鸟类非常相似。鹰龙有着非常敏锐的视力,可以看到下方几百米处的在岩壁上蹦蹦跳跳的小动物,然后从空中俯冲下来,准确地扑向它的猎物。猎物通常是小型山居哺乳动物(胎盘哺乳动物和美洲有袋类动物)。有时也会追逐小型非鸟类恐龙,比如一只白鹭龙。鹰龙的翼展超过5米(17英尺)除了翼膜外,它的后腿上也有膜。腿膜由延长的第一趾支撑,用来控制飞行姿态。鹰龙是一种山区翼龙,演化出了在山区气流中翱翔的能力。不过它也需要在地面筑巢。翼膜和腿膜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让它能像其他两足动物一样在峭壁和壁架上行走。翻译:吾乃鬼也司徒诚排版、校对:吾乃鬼也生物学顾问:独孤清林超音速攻击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