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与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在中国,谢平教授于年4月7日的“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非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到年年末,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亿,年平均增长33.8%(见图1)。另外,据美国第一大投资银行高盛预测,互联网金融中的移动支付在年总额约为亿美元,而在未来5年中,其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在年时可以达到亿美元(见图2),全世界支付市场中移动支付的比例在年约为1.0%,但到年将可能达到2.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达.9亿元人民币,预计到年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为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颁发了《支付业务许可证》,互联网支付企业的支付总规模6万亿元人民币,占支付总量的0.5%。存贷款业务方面,中国年全年的P2P网络贷款规模已达.6亿元人民币,另据速途研究院的分析报告,P2P网贷成交额在年3月份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高达45%,同比增长了%,网贷平台更是增加到了家,环比增长了4.7%,众多平台不断推出更多的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者不断涌入该市场。

图1: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年互联网金融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发布的年度报告

图2:高盛预测的—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年高盛官方网站发布的年度投资报告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P2P网络贷款、理财产品、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金融门户网站等多种业务模式(见表一)。P2P网贷包括纯线上运营的人人贷和拍拍贷,以及结合线下审核的翼龙贷;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苏宁易购打造的零钱宝、腾讯设计的理财通以及京东商城的京宝贝等;众筹模式主要分捐赠模式、借贷模式和股权模式三类,包括点名时间、众筹网、路演吧、天使汇、追梦网等;第三方支付包括不负担保功能的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拉卡拉和快钱,还有兼具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比如支付宝和财付通;大数据金融则主要分为平台模式和供应链模式,平台模式以阿里小贷为代表,供应链模式以京东、苏宁为代表;而金融门户网站则主要为搜索+比价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销售和第三方服务,如融、好贷网、91金融超市等。而在风险管理方面则主要分为网络保险和网络征信,网络保险包括众安保险、平安保险、泰康人寿等。网络征信则包括腾讯征信和芝麻信用等。

表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与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之日起便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互联网金融价值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普惠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提高了支付效率,拓宽了大众的投资理财渠道,而对于本身规模不大,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资源又渴求金融支持的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以其较低的门槛,卓越的服务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成长动力。

互联网金融从产生到现在不过十年时间,甚至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还是在年,虽然这一产业发展潜力惊人,但是太过年轻,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风险。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都是存在巨大风险的行业,客户隐私、资金安全等问题都需要被高度重视,而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更是同时集聚了这两者的风险,从而给传统监管机构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效的组织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那么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一旦爆发,将可能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给社会、国家甚至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动荡。

二、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一)创新支付方式

1、第三方支付出现的背景

第三方支付是随着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对传统支付结算的创新和补充,它解决了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发展瓶颈:信任危机和小额转账困难。买家在看中某一商品并下单后,将资金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由其暂时保管,当买家收到货物并验证没有质量缺陷时,再通知支付平台将资金打给供货方。第三方支付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移动支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