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ldquo复齿湖翼龙rdq

6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早白垩世乌尔禾翼龙动物群(距今约1.35亿年)中翼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和研究颇受瞩目乌尔禾翼龙生态复原图。赵闯绘图   其新发现的一处多达个翼龙足迹化石经该所汪筱林团队研究取得最新进展:该处丰富足迹化石归入翼龙足迹科翼龙足迹属并建立一个新种“乌尔禾翼龙足迹”   还首次推断出足迹的“造迹者”极可能是复齿湖翼龙也为亿万年前翼龙的群居生活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这项重要古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近日由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   新疆乌尔禾翼龙足迹化石达个从足迹的大小和形态学特征分析新发现的足迹化石区别于现有的喙嘴龙足迹科和阿加迪尔足迹科而与翼龙足迹科翼龙足迹属的特征一致   汪筱林研究员介绍中国的翼龙足迹最早在年发现,是甘肃永靖下白垩统地层中的盐锅峡翼龙足迹,随后在国内多地也发现翼龙足迹化石,但总的来说翼龙足迹的数量和保存都相对较差。除了新疆乌尔禾地区外,其他6个省区共报道了79个翼龙足迹化石,而本次研究的新疆乌尔禾翼龙足迹化石就有个之多,数量居全国之首。进一步通过与翼龙足迹属现有的9个有效种进行对比分析,依据前足I趾和II趾较小的趾间夹角,后足的长宽比、四趾的相对长度(I趾最短,其余三趾近似相等)、近似相等的趾部和蹠部印痕与现有的翼龙足迹属的成员相区别。   因此,研究团队建立翼龙足迹科翼龙足迹属的一个新种,并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乌尔禾翼龙足迹”,这也是中国目前第三个有效的翼龙足迹种。首次推断“造迹者”极有可能是复齿湖翼龙汪筱林团队从乌尔禾翼龙足迹后足提取了四趾的相对长度、趾部和蹠部印痕长度,并首次与当地发现的翼龙实体化石进行了对比。   研究人员从体形较小的复齿湖翼龙后足提取了四趾的长度,趾部和蹠部的长度并与尺寸较小的乌尔禾翼龙足迹后足足迹参数进行拟合分析,两者在四趾长度、趾部和蹠部长度上具有一致性。这说明乌尔禾翼龙足迹的“造迹者”极有可能是复齿湖翼龙,推测其成年个体的翼展约为2米。   研究人员接着对乌尔禾翼龙足迹“造迹者”可能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足迹岩石上同时保存前足和后足来看,“造迹者”是四足行走的。除此之外,个足迹化石保存在约0.3平方米的岩石层面,密度高达1平方米个足迹,而且足迹化石前、后足印痕大小不一,这意味着乌尔禾翼龙足迹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复齿湖翼龙留下来的,代表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复齿湖翼龙在乌尔禾地区的湖岸边生活,而这种高密度性通常作为群居的证据。

-End-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