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家平台倒闭p2p还有发展

近日网贷天眼发布7月网贷报告,报告指出截至7月31日,网贷平台数量达到家,其中在运营平台家,问题平台出现率接近50%。而从天眼最近半年监测到的数据看,问题平台发生率正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行业淘汰率不断攀升,行业获客成本高企也成为事实。

按照政策要求的p2p平台信息中介属性,线下揽客明令禁止,线上获客成为唯一选择。从网贷天眼研究院统计到的数据看,目前行业内近两千家平台在争夺不到万存量用户,战况激烈。P2P平台的获客首当其冲的是SEM,平台按照用户搜索习惯大批量买下关键词,提高自家平台曝光概率。行业成立之初,单个点击付费仅1元左右,而目前竞价排名已然白热化,单个点击攀升至十元到百元不等。CPM、CPA、CPS等第三方导流成本也不低。平台的线上活动,配以送体验金、加息券、现金返利、实物奖励等,羊毛党趋之若鹜。以至于规则设计上稍有漏洞,就能在一夜间薅掉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海样的银子流水价花出去,用户忠诚度不高,平台靠羊毛党资金续命。

而从网贷天眼监测到的数据看,行业内资金渐趋于保守和理性,国资、风投、上市等背景成为避风港,民营平台的运营难度加大。而互联网化的平台的共同属性是流量入口必将富于集中且被巨头垄断,如果不能寻求流量大鳄BATJ的庇护,或者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获得行业翘楚的垂青,p2p平台开发资金端将阻力重重。

近期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了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联合存管模式,这一举措提高了银行承接借贷行业资金托管业务的门槛,以至于有不少悲观人士解读为,这是监管试图借银行的手清洗网贷行业。尽管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存管并不能根除p2p平台不跑路这一历史难题。

从数据看,市场在加速出清,从深层结构看,p2p平台腹背受敌,而从各项监管政策看,平台转型的难度在加大。有人不禁要问,p2p还有发展前景吗?笔者认为,抱着失望之杯痛饮尚且为时过早。

回归本质,p2p定位于做信息中介,目的在于服务没有达到银行授信标准或者对借贷时间敏感度高的企业和个人。我国民间借贷由来已久,从网贷天眼统计到的数据看,目前网络借贷已服务借款人群万。这部分存在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和个人,需求应当被适度满足。此外在资金端,货币基金、定期存款3-4%的年化收益,资金无法实现保值目的。而信托万门槛太高,普通人达不到要求。而P2P较好地满足了6-10%收益区间的投资需求。所以P2P平台对投融资端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反观实业巨头,这两年他们在互金领域动作相当频繁。万达联合快钱推出稳赚1号,恒大上线恒大金服、苏宁以11张牌照加持,图谋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国美上线华人金融、海尔开设平台海融易专注集团上下游供应链金融业务、富士康拟推出平台富中富,联想集团早前投资互联网金融平台翼龙贷作为其金融版图重要一部分等。传统实业巨头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打造生态闭环,不管是从资金上还是人才配备上,都表明了极强的野心和决心。

P2P虽属新兴行业,但已平稳度过一次完整的风险周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宜人贷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股,陆金所已成为独角兽,业内已经有包括积木盒子在内的7家平台获得c轮融资。而在过去的半年,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有30家平台获得融资,其中大部分仍然处在A轮,资本市场对网络借贷行业依然看好。

当然,由于早前低门槛的野蛮进入,行业集聚了一批逆行者,然而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的存贷汇业务的贷和汇部分做了突飞猛进的革新,既是创新为何要诛之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