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恐龙之乡,在山东莱阳,中国第一具完整
说起恐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侏罗纪,但其实,白垩纪也与恐龙息息相关,恐龙的种类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然而白垩纪之后,恐龙便遭到大规模灭绝。这是恐龙时代最后的繁荣,而山东莱阳,这座位于胶东半岛的小城,便有一座神秘的“白垩纪公园”,忠实的印刻了这份远古的记忆。
这份记忆,一直埋藏在时光中,直到上世纪20年代。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将军顶西南的红色地层中采集到恐龙骨骼化石;年,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对谭锡畴采集的标本进行研究,并命名为中国谭氏龙。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莱阳金岗口村挖掘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棘鼻青岛龙”,“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杨钟健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报道。此后,一系列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逐渐被发现,莱阳成为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化石的地方,同时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恐龙蛋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的地区。
然而,这些学术圈的大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知名度,莱阳的恐龙化石甚至比不上莱阳梨的名气。近年,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建成,莱阳终于以“中国恐龙之乡”的名号出圈,慢慢向世人揭开白垩纪遥远的记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座盛产莱阳梨的小城,在亿年前曾经是恐龙的乐园。
▼地质博物馆,远古的记忆
来到莱阳这座神秘的“白垩纪恐龙公园”,第一站便是地质博物馆。地质博物馆馆藏丰富,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让人眼花缭乱。在博物馆半日,虽是走马观花,却对莱阳恐龙动物群、莱阳地质古生物、恐龙大家族、恐龙蛋世界有了最初的认识。放映厅里的纪录片,从白垩留痕到恐龙故乡,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深入的《远古的印记》,也让我们真正开始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
走进博物馆,第一眼,像是回到了远古,走进了白垩纪的恐龙世界。装架完整的恐龙骨架伫立在博物馆里,虽然早已没有了血肉,却依旧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站在它们的眼前,仍然感觉遥不可及,然而,当听着讲解员细细讲解这些恐龙化石的发现史,这份遥远与陌生便开始悄悄散去。恐龙不同部位的化石,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展出的化石数量只是莱阳地质公园里的一小部分,却为我们呈现了恐龙最后的盛世。
虽然早已没有了小朋友们面对恐龙时的那种求知欲,在博物馆里漫步,依旧会想象它们担当地球霸主时的世界,依旧会遗憾它们的突然灭绝。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去工作室探访修复恐龙化石的修复师。进去时,老师正在低头修复化石,我们只是默默的记录老师修复的过程,不去打扰。当老师的工作告一段落,却一改严肃认真的形象,用幽默的话语为我们介绍不同的恐龙化石,介绍他工作的日常。一排排恐龙骨骼,年复一年,经由老师的手,焕发新的生命。
▼化石遗址馆,恐龙遗迹群
从地质博物馆出来,来到曾经的挖掘现场,2号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馆,这里曾抢救性发掘出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层,目前,这些化石大部分都在发掘遗址原地保护。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推测,这些恐龙化石群的形成是泥石流等突发性的灾难导致恐龙死亡,经过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的恐龙遗迹群。
恐龙化石尚未进行大面积的发掘,已经发掘的两处恐龙化石群遗址设了保护棚,虽然简易,却也保留了遗址馆的自然状态。如今的遗址馆,像是暂停了工作的场所一般,一切都停留在发掘时的状态。在这里能够明显的看到裸露的恐龙化石,而更多的,依旧埋藏在地层中。博物馆里的恐龙化石造型精美,但始终会有一些距离感,可看见了依旧在沉睡在遗址馆内的恐龙化石,虽然不成整体,一块块不同部位的化石却密集排列,无不诉说着恐龙曾经的真实存在。
馆内还保留有一堆形状各异的石膏包,上面用黑色墨水标识了采取日期和部位名称。这些石膏包其貌不扬,不曾想,里面却包裹着恐龙化石。据向导介绍,用石膏包将化石和包裹化石的土壤一同取出,虽然费时费力,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化石的形成环境和完整性,与以前挖掘时采取的原址保护法相比更具科学性。
遗址馆外的深坑,是曾经保护性挖掘过化石的区域。这里的地表层曾经发现大量的化石埋藏点,地表层下还分布了五六层晚白垩纪早期的化石层,蕴含了丰富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没能亲眼目睹发掘化石的过程,但我们却依旧可以通过未经挖掘的部位,看见发育完整、层次分明的白垩系地层。这些地层看似平平无奇,没有向导指点,很难想象里面竟然还有恐龙化石。
▼红层恐龙谷,白垩纪留痕
地质公园里有10余条深切割的“V”或“U”形峡谷,谷的两侧为王氏群红土崖组紫红色砂岩、灰白色砾岩互层。红层峡谷蜿蜒曲折,最长的达17千米,谷底和两侧小型地质构造等地质现象发育,并富含恐龙类化石,被形象的称为“恐龙谷”。现实中的“恐龙谷”并没有它的名字那般令人神往,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这是白垩纪时期的留存,里面曾经发现过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恐龙曾经的繁衍地,很容易就会错过。
公园内的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很少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和影响,大都处于自然状态。恐龙谷内虽然被科考队员们开辟出过小路,游人却无法抵达,依旧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或许是因为没能穿越这一条条平原上的峡谷,只能远望的缘故,没能发现它的别有洞天,没有在视觉上感到震撼。只是,在木栈道上望着前方的恐龙谷,望着前方弯道处曾经发掘出很多恐龙蛋化石的白色区域,想象着白垩纪时代恐龙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情景,依旧感慨万千。
峡谷里依旧留存着许多恐龙蛋化石,或许会一直封存,或许,会在某一天被科考人员发掘,然而,白垩纪留下的痕迹不会被磨灭,会一直长存。而这个中国首个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方,也早已成为传奇。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自由摄影师,旅游自媒体。
新浪微博:
觉非行记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