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有话说精彩回顾ldquo翼龙宝宝
本期博士有话说“翼龙宝宝大发现”小伙伴们还听的过瘾吗?有没有解决你心中关于翼龙和翼龙宝宝的疑问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天的精彩内容吧。
本次活动我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汪筱林教授领导研究的“3D翼龙蛋与翼龙胚胎”团队成员蒋顺兴博士和陈鹤博士与我们一起聊一聊这次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一开场高源老师就先问了观众两个问题,翼龙是恐龙吗?翼龙是鸟吗?
台下的小伙伴们倒是都答对了,看直播的您答对了吗?
高老师说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他讲解过程中经常有很多家长自信的给孩子讲:“看,会飞的恐龙!”或者说“看,它们都是鸟类的祖先,翼龙变为了鸟!”
这次要大声的告诉大家翼龙既不是恐龙,也不是鸟,它们是会飞的爬行动物。
背景介绍:年12月1日,美国《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新疆哈密戈壁下白垩统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超过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的重要标本。
哈密翼龙生活场景(赵闯绘)
为什么这次发现如此震惊世界?
第一点原因是这次的发现在国内外很多主流的媒体都有报道,第二点是这次发布的成果确实是一次了不起的发现,蒋博士说:“他们在评审当中的遇到一个匿名的评审,评价是多年来翼龙研究历史当中最令人激动的一次发现之一。”翼龙不同于其他恐龙化石,它们之所以能够飞上蓝天,很重要的原因是身体轻,所以翼龙的骨骼通常都很轻薄,恨不得一碰就碎,所以这样的古生物化石其实是很难保存化石的,而这次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可见其珍贵。
3D翼龙蛋与翼龙胚胎发现过程
十年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位老先生在新疆跑地层,最早是找巨犀的,找的不是特别多,因为科学探测需要严谨性,周围的地层也要进行探测,在周围又找到了很多翼龙化石,随后汪老师听到消息,为了翼龙骨骼就到了那里,后来就意外的发现了翼龙蛋,在翼龙蛋采集之后之后呢,他们又意外的发现了翼龙胚胎。埋藏翼龙蛋的化石为砂岩,非常坚硬,而翼龙的化石骨骼有特别纤细,所以一块标本修理了两年左右才修理好,前后大概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发布了这个重要成果。
随后蒋博士给在场的观众解释了这张图片,左侧的sk表示这是一个头骨。翼龙是有4根手指的,化石右侧phd几号就是第几根手指,phd4是指就是无名指,第4根翼龙加长的飞行指,cv指的是是颈椎,有很多箭头所指的地方都是蛋,这两块原本是一个整体,但是采集了难度很大,所以分成了一个一个小的块来进行采集。
关于翼龙
赵闯绘
图中的翼龙为年新命名的哈密翼龙,我们可以看到图上翼龙的头冠很漂亮,有两种形态的头冠,科学家们推测哈密翼龙雌雄都有头冠,雌性的头冠没有那么突出,赵闯先生就在创作时给雄性的头冠加上了很漂亮的颜色,就好像现在的孔雀一样,雄孔雀的羽毛颜色比较艳丽,雌孔雀比较暗淡。
关于翼龙宝宝
赵闯绘
这幅图中的翼龙在给小翼龙喂鱼,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翼龙前肢没有像长臂猿那样抬起来,翅膀也不像老头一样,完全折叠,蒋博士他们通过ct扫描胚胎发现,翼龙宝宝股骨已完全发育,孵化后很可能就具备了在陆地上行走的能力。但是,翼龙宝宝还不具有与飞行相关的弯曲的三角肌脊,这意味着翼龙宝宝很可能还不具备飞行能力,此外研究人员并没有在胚胎中发现发达的牙齿,翼龙宝宝很可能不能主动捕食,需父母进行喂食或照料,所以翼龙宝宝出生后应该需要爸爸妈妈的照顾。
关于翼龙蛋
博士们把整个翼龙蛋进行了电镜扫描,仔细观察,发现翼龙蛋壳非常薄。我们吃鸡蛋时,鸡蛋外面有一层壳,里面有层膜,科研人员在翼龙蛋里面也找到了同样的两样东西,翼龙蛋壳厚度只有60微米,而鸡蛋壳的厚度有零点几毫米,就是说要我们平常吃的鸡蛋,蛋壳要比翼龙蛋厚很多,和他相似的是锦蛇,膜有微米,外面的壳也很薄。哈密翼龙蛋的大小大概6.5厘米,跟手指头差不多大小,是椭圆形的。
风暴事件致翼龙群死
这些数量巨大的翼龙和翼龙蛋化石,很可能经历了风暴事件,高能风暴经过翼龙巢穴,将翼龙蛋及周围的翼龙带入湖中岸边,经过短时间漂浮聚集后,与被撕裂分散的翼龙遗体一起被快速埋藏。大量翼龙蛋、胚胎和头骨等骨骼化石的在同一地点被发现,显示哈密翼龙可能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而且化石发现地很可能是翼龙繁殖产蛋地点之一。
最后陈博士提醒大家如果我们的观众朋友在野外发现古生物的化石,千万不要随意开采挖掘化石,要及时报给相关部门,如果随意挖掘,会给科研人员的后期研究造成很多困扰。
我们也由衷期待我们引以为傲的哈密翼龙和它们的小宝宝能尽快与我们观众朋友们相见。
曾岩博士年末最后一期的新闻播报点评人我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曾岩博士为我们进行年终盘点,我们挑选了十条今年的热点新闻话题,曾博士的点评专业又精彩,小伙伴们如果想回顾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