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厚土文化,孕育出庆阳好礼物
地方的文化代表它的“魂”,了解当地的文化,是感受风土人情及民风,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同了解一个人,外貌是认识的开始,了解是持久的相处。代代传承的千年文化,从雏形的形成到至今的产业基地,有它不可忽视的魅力和深度的内涵,庆阳礼物为你揭晓庆阳文化。
l中药
庆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药库”,中药材种植、采集、炮制、配方等历史源远流长,岐伯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庆阳出产各种药材约多种,其中植物类多种,有69个品种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个品种列入国家出口产品。尤其盛产品质上佳的甘草,亿万年生成的龙骨,治感冒的小柴胡,清心润体的知母草,祛风止痛的防风,药中上品野酸枣更是漫山遍野。
l陇剧
陇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新兴剧种之一,源于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陇东道情。60年前,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源自陇东道情的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两进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而轰动全国,甘肃从此诞生了独有的地方代表剧种“陇剧”。60年,陇剧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排演大小剧目多台。6年,经国务院批准,陇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l民歌
陇东民歌是流传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及平凉市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也称庆阳民歌。陇东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在陇东革命根据地时产生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等曲目,使陇东民歌唱红了全中国,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中国民歌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l皮影
庆阳的皮影艺术,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它与陇东道情共生共荣,根深叶茂。皮影艺术作为庆阳民间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多运用于常见的皮影戏表演。然而,它的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而且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佳品。庆阳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蓄,创造了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
l香包
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一种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据史书记载,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佩帏、容臭,庆阳俗称绌绌或耍货。庆阳地区有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绌原指原始骨针的一种缝制方法,后借称用布缝制、袋口能松能紧的包袋)的习俗。其起始时间尚不可考,据说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黄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因歧伯生于庆阳,故此法在当地渐成习俗,流传不断。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或绌绌。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庆阳现存的最古老的香包历史也在年以上。
l陇绣
陇绣又称庆阳香包刺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源于庆阳。散布在庆阳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式样从香包肚兜烟袋、到服饰枕头鞋袜,题材从花鸟鱼虫到风景人物,无所不包。炎炎夏日,在山乡的路旁、河边,你会看到一群顽皮戏耍的孩童,他们光着屁股,不穿衣裳,胸前挂着一个花裹肚。那红红的裹肚上,巧针细线地绣着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阳光下,红如火,艳似锦。茶余饭后,劳动休息或是聊天闲谈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三五成群的老人们烟杆上都吊着一个绣花烟袋。人们通过刺绣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庆阳人民,勤劳纯朴,乐天向上的精神世界都渗透在这些手工作品里。陇绣是当地汉族妇女的一项传统技艺,也是她们充分展示自己心灵手巧的另一片天地。源远流长的民间刺绣遍及甘肃庆阳地区农村家庭,其刺绣艺术千百年来与陇东子民生活息息相关。
l剪纸
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l文物
庆阳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中国第一块旧右器出土于华池县上里塬乡马家拐沟。庆城县卅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发掘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发掘的第四纪更新世早期“黄河古象化石举世瞩目。横跨境内北部的秦长城、纵穿东部的秦直道各达多公里。北石窟寺、双塔寺、保全寺、莲花寺规模宏大,造像精美,是全国石窟、石塔艺术中的珍品。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硕果仅存”的老革命根据地。华池南梁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等革命遗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至年,全市发现各类文物单位处,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市级30处,县级处,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处。9所博物馆、1所纪念馆,馆藏文物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件,二级件,三级件、一般文物件,馆藏文物占全省七分之一。
庆阳以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农耕圣地,民俗文化四大品牌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形成,集艺术品创作、展览、投资、收藏、交流等功能的文化产业链有效对接;古有农耕文明,今有庆阳礼物,庆阳礼物持续为你分享喜庆、阳光的大美庆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