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神秘演化之旅解密地球上最古老的生
在我国和其他大多数国家里,除非你是古生物爱好者,一般普罗大众都不太关心恐龙的具体分类。他们不会分清什么是“非鸟类恐龙”、“兽脚亚目”、“蜥脚亚目”等概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天上飞的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海里游的沧龙、上龙、蛇颈龙、鱼龙等就是“水里的恐龙”,而鳄鱼、科莫多巨蜥就是“现存的恐龙”。
对于恐龙爱好者来说,这种情况可能让他们感到尴尬和沮丧。然而,如果你稍微问问身边的人,他们几乎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毕竟,了解这些分类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会让他们挣更多的钱。
因此,除非你本身对这个话题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是古生物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多数人实际上既不关心也没有闲暇去深究。尽管有时这种情况会让古生物爱好者感到困惑,但这就是现实,就像如果你不是汽车发烧友,也不会对各种汽车品牌的分类和归属感兴趣一样。
客观地说,与欧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的恐龙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人看来,“恐龙”这个词仍然与动画卡通等儿童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因此,经常会听到类似“这么大了还喜欢恐龙吗?”这样的疑问。当然,这与科普水平滞后有关,就不多加赘述。随着科普工作的深入和近年来恐龙热潮的持续升温,相信这种尴尬的局面会逐渐改善。
现在,对于许多人来说,恐龙只是一种被称为“冷知识”的东西,看似没有实际用途,不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就像汽车品牌的分类一样,如果你不是汽车发烧友,也不会对它们产生浓厚兴趣。
言归正传,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鸟纲属于蜥形纲的一个分支,具体的分类是:蜥形纲-主龙形下纲-主龙形类-鸟颈类主龙-恐龙总目-蜥臀目-兽脚亚目-手盗龙类-鸟翼类-鸟纲。
因此,将现存的鸟类单独设置为一个纲是合理且可行的,因为不论从形态外观还是习性上来看,鸟类与其他蜥形纲的动物都有很大的区别。但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鸟纲属于恐龙总目的一个分支,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生物分类学要求一个有效的分类必须是单系群,因此曾经的“爬行纲”不符合这一要求,因为它没有包括所有后代演化支,而且排除了鸟纲,因此逐渐被废弃不用。
根据最新的分类,羊膜动物可以分为两大演化支:蜥形纲(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已灭绝和现存的所谓“爬行类”和鸟纲)和合弓纲(包括所谓的“似哺乳类”和哺乳纲)。这两大演化支早在石炭纪就分道扬镳,并在接下来的几亿年里展开了激烈的生态位争夺战,互相竞争,不断交替占据主导地位。
这场演化的“龙兽争霸”持续了数亿年,至今仍在继续。在古生代的二叠纪,合弓纲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优势物种,蜥形纲尚未全面崛起。
然而,到了中生代的三叠纪至白垩纪,蜥形纲迅速崛起,恐龙成为主导,合弓纲在二叠纪晚期的大灭绝事件后一蹶不振,种群减少。与此同时,三叠纪晚期几乎同时出现了恐龙总目和哺乳类,最终恐龙崛起,确定了中生代的生态格局,蜥形纲进入了黄金时期。
到了新生代,KT/K-Pg大灭绝事件再次改变了局势,蜥形纲陆地和海洋中的优势物种都经历了衰败,而合弓纲的唯一幸存后裔哺乳纲虽然也受到了重创,但成功保留了种群并最终崛起。这次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大规模灭绝,仅有鸟纲的一小部分种群幸存下来,包括古颚类、今颚类的鸡雁小纲和新鸟小纲三大分支。它们继续演化,并在新生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目前羊膜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物种之一,尽管数量超过哺乳纲,但基因多样性远不如哺乳纲,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不管大众是否了解鸟类与恐龙的演化关系,它们作为幸存下来的物种,再次证明了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与鳄目一样,它们是蜥形纲主龙形类两大演化支最后残存的代表性物种之一。
当然了,当你去肯德基买一对烤翅或是鸡腿堡大快朵颐的时候,根本也不会在意你咀嚼的正是活生生的兽脚亚目恐龙肉。
总之,恐龙的分类和演化历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但它们作为地球上的古代生物,承载着数亿年的生命史和演化过程,仍然激发着古生物学家和恐龙爱好者的浓厚兴趣。无论你是否深入研究,这些古老的生物都有着令人惊叹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