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和日本研究核武器早于美国,为
二战爆发之前,德国科学家发现铀元素,开始了对核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出铀-,第一次发现核裂变反应,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他们完全有可能首先制造出原子弹。但是,军工产业高度发达的德意志帝国,最终却没能生产出原子弹,这是世界人民的幸运,同时也让很多后人感到疑惑。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因为纳粹头子希特勒的盲目自信,后来他在斯大林格勒、敦刻尔克、诺曼底等地犯下的决策失误,同样源自这一点。一、希特勒的盲目自信希特勒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演说家,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始终鼓吹奉献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认为只要所有人都听从他的号令,德意志帝国必将一统天下,对于科学发展并没有太大兴趣,也不相信通过这种手段能够影响战争局面。二战前期,由于德国装甲军团对闪击战术的完美执行,让希特勒变得骄傲无比,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与其把军费花在研制新武器方面,不如大力制造更多能够马上投入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尤其是火箭武器。据数据统计,从年开始到年,德国在制造火箭方面花费5.5亿马克,而德国科学家们只得到了多万马克经费,用来研究铀元素,这和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经费相比,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当然,德国国内有不少科学家意识到了核武器的重要性,多次建议希特勒提高经费援助。但是,希特勒曾经提出,如果新式武器不能在6个星期内投入使用,那么就不要提任何计划和建议。这样一来,很多原子领域科学家都不得不闭上了嘴。二、德国科学家的“阻挠”随着战争深入,大量德国陆军被拖在东线战场,本来已经被打得半死的英国在美国的帮助下,竟然活了过来,再加上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进一步巩固,希特勒变得更加焦急,迫切希望能够快速结束战争。因此,正在积极研究制造核武器的德国科学家们被迫“转型”,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核动能方面,目的是将核能运用在潜艇上,以此满足希特勒对战争的要求。2年之后,德国在东线战场和北非战场持续受挫,战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希特勒这才开始真正重视核武器。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希姆莱紧急制定了一份原子能研究计划,加快了德国原子弹的研制进程。但是为时已晚,德国早年没能彻底击溃英国空军,导致进入战争后期,纳粹基本丧失了制空权,盟军飞机可以不断前往德国腹地进行轰炸,首要打击目标就是各种原子弹研究所和铀元素提炼工厂。除了希特勒的决策失误,导致德国错过了研制原子弹的最佳时机,一些科学家的“故意回避”同样起到了阻碍作用。海森堡是德国原子能研究计划的核心人物,他在计划面临重大突破的关口,突然避开原子弹的相关研究,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方面,明显拖慢了核武器的研制进程。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所说:我们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因为其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而且因为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愿意从事基层技术研究工作的德国科学家,要么被迫加入其它军工部门,要么受到迫害,不得不逃往海外,其中就有很多人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人才的流失也导致德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研究逐渐滞后。当然,在那段时间里,德国科学家们还是在核物理领域取得了伟大的工作成果,这为日后美国顺利造出原子弹打下了基础。美军曾经派出特遣队深入德国腹地,拿到了一张核武器设计草图,经过美国顶级科学家鉴定,确认海森堡等人距离试爆原子弹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三、盟军的破坏行动在提取铀-元素的时候,有一种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重水。从年开始,德国就已经加大了重水的生产量,依托在挪威的化工厂,德国军工部门每年可以获得00磅重水,比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年产量都高。为了破坏德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英国军情部门联合挪威地下抵抗组织,发动了一次名为“燕子行动”的偷袭:两架满载突击队员的飞机从英国起飞,经过几个小时飞行,在挪威目标化工厂附近坠毁,机上人员要么当场死亡,要么成为俘虏,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知。但是,德国情报部门并没有进行严格审讯,而是立即将俘虏处决了。英国方面也已经放出消息,谎称行动队的偷袭目标是当地一座新建造的水坝,德国人信以为真,足足派出名警卫兵守在水坝上,更重要的化工厂只有12名警卫留守。不久之后,英国再次派出一支由9人组成的突击队,这次不再直接空降至重水化工厂附近,而是在距离工厂还有30公里远的地方降落,突击队员通过地面推进的方式,悄悄向化工厂进发。由于事先准备充分,突击队员不仅绕过了所有德国卫兵,而且只用3分钟就安装好所有炸药。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这所重水化工厂被彻底炸毁,德国本来已经走上正轨的核计划遭到沉重打击。第二年,德国斥资重建了这座化工厂的部分设备,正打算重新开始生产重水,结果被英国派来的飞机炸毁。希特勒闻讯勃然大怒,下令将生产的设备和储存的重水全部运回德国,然而在路上又被英国特工炸毁。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阿尔索斯”计划,大量行动队员跟随盟军在欧洲大陆行进,先后收集了大量关于德国核计划的资料,还俘获了大量著名科学家,其中就包括海森堡。就这样,在盟军的不断干扰和破坏下,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彻底流产。除此之外,日本虽然从20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涉足核物理领域,但是受到资源限制,研究进展一直十分缓慢。经过东条英机和希特勒的磋商,德国决定向日本提供援助,并且派出了满载核燃料的潜艇,但是盟军情报部门早就探听到消息,美国海军在马来西亚海岸附近发动突然袭击,炸毁了德国潜艇。失去德国的援助后,日本并没有停止对核武器的研究,但只能从蒙古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搜集资源,这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整个二战期间,日本的核武器研究进展都很缓慢,再加上美军轰炸东京后,相关设施全被炸毁,原子弹计划也随之失败。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选择做亚马逊,不选虾皮 下一篇文章: 你为什么喜欢斯诺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