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与蝙蝠之间的隔空会话
来源/二猪带你飞
3月30日的“博士有话说”精彩记录与观后感受,我们将以转发观众美文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今天转自的是该活动粉丝颜硕女士的文章。
走过博物馆里陈列的翼龙化石,
是肃穆和刻板的感觉。
那些千万年前翱翔天际的地球霸主们,他们是用怎样的身姿来诠释生命呢?
北京自然博物馆,博士有话说栏目,3月30日的主题《当翼龙遇到蝙蝠》
蒋顺兴[1]博士揭开了科学家们研究翼龙的面纱:
通过出土的化石得到原始种喙嘴龙亚目和进化种翼手龙亚目两大类翼龙骨骼结构。
喙嘴龙因为尾椎棘突太长而使得长长的尾巴像掌舵的风帆,无法自由弯曲,只能左右小幅度摆动。
进化后的翼手龙尾椎显著变短,合并变大的鼻眶前孔也使头骨更轻。
各种表象都指向更利于灵巧飞行的进化选择。
主持人高源[2](左一):“很多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观众亲切的称呼我‘服务员’或者‘导游’,当然还有‘嘿’、‘嗨’……”
通过化石出土的地层判断当时的地貌特征,猜测不同种类翼龙的生活环境。
于是有峭壁处依山的,有海边傍水的,还有爱慕丛林、沼泽的……
(还真是世界那么大,到处去看看。)
通过保留下来的脚印推测翼龙的行走方式——有的种类四肢行进。
虽然有的脚印只有后面两足,但是不排除前足迹太轻未能保留的可能,所以蒋博士表示是否可以两足行走证据不足尚不能确定。
通过保存相对完整的翼膜化石,推测翼龙翼膜的形态和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结合空气动力学,猜想它们展翼比(aspectratio)以及飞行形态。
蒋顺兴博士(右一):“请大家伸出手,找到无名指——”
p.s.翼龙是依靠延长的第四指骨支撑翼膜的。
那些看上去冰冷的化石,原来也隐含着如此庞大的信息。
它本该有着绚烂的色彩和热情的温度。
古生物学家们用充满想象力的推测,为人类一点一点地绘制出上亿年前大自然孕育出的生命之美。
相较之下,现生生物有着更为丰富的研究对象和实验机会。
张劲硕[3]博士给大家诠释了善飞的蝙蝠在身体结构上的进化选择,并且用形象幽默的方式演绎了这个神秘小生物有趣的生活习性。
蝙蝠骨骼上:
进一步退化的尺骨
增长的距骨(后肢用来固定尾膜以调整飞行方向)
用延长的掌骨而非第四指骨来固定翼膜……
张劲硕博士(右一)绘声绘色地讲解身体结构决定飞行形态和功能。
此图片来源:常老师。辛苦~
蝙蝠用后肢抓握倒挂栖息,使得它在起飞瞬间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和空气动力瞬间飞升。而涉禽或其他大型鸟类起飞则需要依靠强大的胸肌多次振(pu)翅(teng)。
善爬蝠类,比如吸血蝠,用前肢腕骨支撑地面四肢行进寻找牲畜脚踝部位下嘴。
有些逃离时爬行速度之快,博士抓都抓不到:-p(二猪说那是因为博士屋里的书多得已经堆成了连绵的山脉。)
张博士模仿某些善爬蝠行走方式。
p.s.类比蝙蝠的行为方式有助于推测翼龙的行为方式。
关于翼龙,鸟类和蝙蝠之间是否有进化亲缘关系的问题,三位从不同角度碰撞出了火花。
张博士阐释庞大的系统发育树(supertree),表示现行研究只能采用部分分子标记方法,而无法标记全部分子。
也许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研究者负责任的态度——完全忠实于现有证据,对于各家研究成果,不偏不倚,不夸大其词,更不会哗众取宠。
最后,翼龙不是恐龙。与鸟类进化上具有亲缘关系的是恐龙而非翼龙。
p.s.老鼠跟蝙蝠也不是亲戚。
不时爆笑的声音让现场充满欢乐氛围,连嘉宾主持都难以自持,难怪大小朋友都来捧场。
从翼龙穿越到蝙蝠——
再从蝙蝠回到对翼龙探究——
他们的碰撞——
恰似两位博士的一触
清清淡淡地
不过时间长河中的一瞬
却饱含了人们对生命对世界对一切未知的执着探知。
未尽之处请雅正。更多精彩,请期待自然博物馆后期发布的官方视频。
[1]蒋顺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要从事我国翼龙化石骨骼形态学、系统学、骨组织学,以及相关地层学研究。
[2]高源,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北京市十佳讲解员。(二猪说他是北京最好的讲解员,没有之一)
[3]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蝙蝠专家组成员。中国哺乳动物新种——北京宽耳蝠的发现和命名者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