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族永不为奴,三尖齿兽建立起反龙根据地,
文/语语
本篇是中生代哺乳动物发展史的第三篇。前面我们讲到,哺乳动物在恐龙的压力之下,经过哺乳型类的改造和原兽在多路线的探索,步履维艰地迈进了中生代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地球的气候和地质开始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这个宁静稳定的环境,也恰恰给生物演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舞台,地球进入了生命发展的黄金时代,各种生命竞相绽放出自己辉煌灿烂的光芒,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哺乳动物也在这个时间段迎来了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这时期最繁盛的哺乳动物莫过于三尖齿兽。
白垩纪早期,恐龙时代极盛之时的哺乳动物
三尖齿兽的解剖特征
三尖齿兽科,顾名思义,就是臼齿上有三个较大的齿尖,排成一列。但是,摩尔根兽、贼兽(哺乳型动物)等类群的牙齿也拥有着相似特点,由此可以判定这种牙齿是哺乳动物一个原始特征。
虽然都是“三尖齿”,但三尖齿兽与更原始的类群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牙齿左右方向更加扁平,具有一定的切割功能,臼齿之间形成镶嵌结构,下颌后方有一个发达的颞窝,用来附着更多的肌肉用以提高咬合力。因为听小骨的愈合,所以下颌到中耳区之间已经不再像它们祖先那样有那么多的小块骨头,听力也显著提高。因此,三尖齿兽是一类较为进步的类群。
现代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臼齿上也有三个较大的齿尖,但不是排成一列,而是成三角形分布——上臼齿内侧一个尖、外侧两个尖,下臼齿外侧一个尖、内侧两个尖。当牙齿咬合时,上、下臼齿的齿尖正好锲入彼此齿尖之间的“凹”。这种“三角尖齿”咬合效率更高,更为进步。可见,与现代哺乳动物相比,三尖齿兽的结构还是比较原始的。
三尖齿兽目的位置,比现存单孔类进步,但比后兽、真兽原始
早期类群:食虫者
三尖齿兽家族中最早命名的、最根正苗红的成员非三尖齿兽(Triconodon)本兽莫属。和别的中生代兽族一样,三尖齿兽长得像个散装耗子,同时也继承了哺乳动物在科技树上猛点听觉的优良传统,中耳区变得特别宽大。
三尖齿兽牙齿的结构特点是,臼齿三个主要齿尖的高度基本相当,呈圆锥状;臼齿最前侧那颗大齿尖前面有凹槽或者浅沟,可以与前面臼齿的最后一颗小齿尖互相锁定形成镶嵌结构。总的来说,三尖齿兽的牙齿很适于捣碎虫子。
三尖齿兽的牙齿,“三尖齿”清晰可见
与三尖齿兽同为三尖齿兽科的煤尖齿兽(Meiconodon)属,其臼齿与之大不相同。这个类群的臼齿齿列呈现出退化的趋势,臼齿比较短,而且比较粗。剩余未退化的臼齿异常硕大,从前往后逐渐变细,齿尖稍微后倾且间隔相对较宽。而最为奇特的一点是,煤尖齿兽的齿尖从上往下看是不对称的,其齿尖朝面颊一侧比较圆润,朝向舌头一侧呈棱状。
从这些奇怪的臼齿来看,本文作者是比较倾向它们属于杂食性动物,复杂的牙齿可以帮助其处理不同的食物,包括昆虫、种子、树叶甚至腐肉。
煤尖齿兽下颌和牙齿
臼齿上三个大齿尖是三尖齿兽类的重要特征,但是这个类群却也存在着一个异类:弗鲁塔掘兽(Fruitafossor,有的观点认为属于比三尖齿兽类更原始的位置,本文采用其属于三尖齿兽类的观点)。
与其他三尖齿兽类不同的是,弗鲁塔掘兽的牙齿空心、呈管状,且没有釉质层。而这样奇葩的结构在今天的土豚身上依旧可以看得到。同时粗壮的四肢长着巨大而锋利的爪子用于善于刨土挖地。或许弗鲁塔掘兽就像今天的土豚、食蚁兽一样,会用发达的双手挖掘出地下的蚂蚁,送进嘴里享用。
弗鲁塔掘兽
燕尖齿兽(Yanocondon)与热河兽(Jeholodens),都是比较典型的三尖齿兽类,同属于热河兽科。与其他三尖齿兽不同的是,它们的臼齿都有了明显变大的趋势,可以很好地参与咀嚼。可见,这两个类群虽小,但却有着高效的处理昆虫的机制。
热河兽骨架和牙齿
热河兽进化出了进步的类似真兽的肩带,具备可动的肩胛骨和锁骨,拥有可伸缩的关节,具备灵活转动的能力,表明热河兽前肢不仅可以直立行走,甚至会完成更多复杂的动作,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是热河兽的后肢依旧显得很原始,双腿只能往外张,依旧只能像爬行动物那样进行匍匐前进的爬行动作。
燕尖齿兽的听力则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高级的过渡阶段:此时三块听小骨已经完全形成,多余的骨骼或消失,或与其他听小骨愈合。但是,它的中耳区仍通过软骨与下颌连接,这是一个原始特征;现代真兽的中耳和下颌已经完全分离,听力进一步增强,中耳与下颌的连接只在胚胎阶段依稀可见。
燕尖齿兽骨架
热河兽科的辽尖齿兽(Liaoconodon),犬齿、下门牙和臼齿有持续增大的趋势,臼齿的主齿尖也开始变长变粗,这是一个朝着掠食者方向进化的信号。从它具有较长的身体和桨状四肢来看,这应该是种半水生的哺乳动物。
辽尖齿兽骨架
进步进群:朝掠食方向发展
三尖齿兽主要以昆虫为食,但是稍大的物种已经具备了食肉的特征,开始向食腐动物甚至掠食者方向发展,这是哺乳动物首次往积极掠食者方向进军。
戈壁尖齿兽(Gobicondon),因化石在戈壁出土而得名,但是它生活的那个时期却是一个完全与荒凉无关的年代,这个类群的化石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及辽宁、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甚至美国的蒙大拿州都有出土,分布范围极其广阔,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哺乳动物。
戈壁尖齿兽骨架
戈壁尖齿兽下门齿不仅急剧增大并有前倾的趋势,下犬齿则开始萎缩,而犬齿、门齿、前臼齿都有圆锥化趋势,变得尖锐,有的种类还发现了发达的矢状脊和颧弓(这是咀嚼肌附着的部位)。一切证据都在表明:它是一个凶悍的掠食者,或许会捕杀其他的兽类、蜥蜴甚至小型恐龙,亦或者利用娇小的身躯偷偷摸摸地跑到正在进食的肉身恐龙的餐桌旁边蹭一顿饭?装完逼就跑真是刺激,这句话用在戈壁锥齿兽身上一点也不过分。
戈壁尖齿兽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则是三尖齿兽类中的大明星:爬兽(Repenomamidae)。因为这个物种被发现的时候曾经震惊了整个古生物界:当时人们认为恐龙统治下的哺乳动物都是一群小得可怜的东西,只敢昼伏夜出,在夜色保护下出来抓抓虫子。
但是,被发现的强壮爬兽的化石居然长达70-80厘米,不仅如此,在胃里还发现了一只鹦鹉嘴龙的残骸。此时,妄自菲薄的人类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事实:在1.3亿年前的辽宁,一只哺乳动物把一只恐龙给吃了。这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人们这时才知道,原来在恐龙时期的哺乳动物就已出现过了一种小型掠食者。
以恐龙为食的强壮爬兽/赵闯
爬兽,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爬行动物特征的兽类。它的四肢长在身体两侧,无法直立行走,只能作爬行运动。爬兽拥有着短而宽的吻部,有着较大的颞窝填充咬合肌,与今天咬合力强大的美洲豹有些相似。
下颌的犬齿、门牙与前臼齿具有前倾的特征,而上颌的犬齿、门牙、前臼齿的齿尖却后曲;犬齿相对较小与门齿相似,而犬齿、门齿、前臼齿均呈圆锥状。臼齿开始变宽且中间的大齿尖急剧膨大,同时两侧的小齿尖开始出现明显的退化趋势。
这些牙齿特征表明爬兽的捕猎方式与常规哺乳动物不一样。常规哺乳掠食者捕猎时候会利用犬齿杀死猎物,通过门牙撕咬、裂齿切割、臼齿咀嚼后再吞下猎物,牙齿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而爬兽的牙齿更类似同形齿,捕猎时将锋利的牙齿嵌入猎物体内,利用强大的咬合力撕扯下一块肉后囫囵吞下,这种方式更像恐龙、鳄鱼等爬行类动物,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爬兽。
强壮爬兽
随后更大的巨爬兽被发现,这种长1米、重12-15公斤的哺乳类在那个时期完全可以算是巨兽了,哪怕在今日也有郊狼那么大。巨爬兽的门牙变得更加粗大,上犬齿也变成了双齿根,从而更加坚固,下臼齿的主齿尖两侧的齿尖也变大,刚好可以与上臼齿形成咬合,牙齿之间的距离也在变小。
此外,巨爬兽还有更强壮的下颌、更发达的矢状脊和颧弓。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巨爬兽并非强壮爬兽的普通放大,而是一个装备更精良的猎手。尽管爬兽朝着掠食者方向进行了一个尝试,并且向恐龙发起了挑战,但是在那个恐龙霸权不可撼动的年代,爬兽终究只能欺负一下小恐龙甚至其幼崽,在羽王龙、中国暴龙等真正的霸主面前只是个婴儿。
巨爬兽的头骨和牙齿
向天空进军
在哺乳动物发展进入多样化的时候,三尖齿兽家族中有一支哺乳动物再次学会了滑翔的技能,那就是翔兽(Volaticotherium)。
在此之前,贼兽类的阿霍氏树贼兽、似叉骨祖翼兽(名字来源于锁骨与锁骨间愈合,形成Y字状,与鸟类的叉骨很相似)、双钵翔齿兽(名字来源于其牙齿具有研磨功能很像研钵)都学会了滑翔技能。
远古翔兽/赵闯
与这些前辈们类似,翔兽膨松的尾巴与细长的四肢之间都有一张巨大的翼膜,翼膜上覆盖着用来保暖的毛发。但是跟以松柏、蕨类、苏铁、银杏的嫩叶、嫩芽、球果、种子为主食的素食前辈们不同的是,翔兽的犬齿长而尖,门齿小呈圆锥状,臼齿的三个锋利的齿尖朝后倾斜,这是一种高度食虫化的特征。
有的科学家根据三个齿尖认为翔兽属于三尖齿兽类,而有的科学家认为翔兽是三尖齿兽进化的,但是应该处于更加先进的分类地位,这点就不探讨了。
翔兽
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热闹的天空是一副怎么样的景象:巨大的翼龙在湛蓝的高空俯瞰着地上的芸芸众生;树栖的翼龙在林间飞舞追逐着昆虫;新崛起的鸟类则在石头上扇动着尚未成熟的翅膀摸索着仍旧不太熟悉的飞行方式;树枝上一只翔兽腾空一跃在御风而行,它的身后有一只黑得发亮的小盗龙在挥舞着四只翅膀在追赶着,殊不知在茂密的叶子里躲藏着一只中国鸟龙在秘密注视着这一切,并寻找合适的时机随时做好起飞的准备……
至此,哺乳动物在中生代取得了多样化的发展,但是在这个兴盛发展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残酷无情的竞争和辛苦挣扎的求生,地球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这既是一个机遇,亦是一个挑战——在获得一个良好的环境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同样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对手的竞争。
翔兽的生活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哺乳动物有的选择了剑走偏锋,开辟新的生存道路,错开与对手的竞争;有的解锁了新的技能,在面对天敌的捕杀之时得以逃生;有的迎难而上、一战到底,选择了硬碰硬的方式,让自己从猎物变成了猎手;有的优化了结构,为的是拥有更多地参与竞争的资本。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一块块凝固的化石来体验竞争的激情澎湃,感受演化的波澜壮阔,欣赏生命的五彩斑斓,领悟生存的惊心动魄。化石上的小生命是不幸的,因为它们的生命已经只能定格在那一瞬间;化石上的小生命是幸运的,因为它们奋斗的身姿足以感动了抚摸着它们遗骸的后代。
我们也许应该要向那些在那个峥嵘岁月中,遭遇众多艰难险阻仍未放弃希望,顽强地在每一寸土地上苦苦求生的祖先们说一声“谢谢”。
生命不息,生存不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