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进化带偏的物种捕鸟树杀鸟为乐,却忘

白癣风怎么医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生物演化

说起进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生物课本中的一句话:生物都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

这句话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在生物学领域并没有所谓的哪种生物比另一种生物高端的说法。因为任何生物在生态圈中的进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环境。

因此在世界上不乏一些结构从复杂进化到简单的生物类群,比如说棘皮动物。我们所熟知的海星就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种生物,而海星的祖先,在结构上可比现代的棘皮动物复杂得多,甚至有部分物种的身体结构乍一看就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线团,这种身体结构的混乱与复杂远不是现代棘皮动物能比的。

再比如鲸鱼这种生物类群。我们都知道鲸鱼是哺乳动物,而现代的哺乳动物大多都是陆生动物,而鲸鱼在哺乳动物中如此另类的原因是因为鲸鱼的祖先也是陆生动物。

当年鲸鱼的祖先在近海地区一代生活,为了获取更充足的食物这些生物学会了游泳的本事。后来当这些动物发现海洋中的食物要远高于陆地上的食物时,这些陆生的哺乳动物干脆就直接赖在海洋深处不回来了。

可见动物从低级到高级这种说法是并不成立的。然而在生物演化上,有些生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却直接被生物进化机制给带偏了,就比如说有着“捕鸟树”外号的腺果藤。

这种植物为了更好的繁衍下去正不断的杀死帮助它繁衍的鸟类,以至于腺果藤走入了进化死胡同。

捕食动物的植物

腺果藤是一种可以“攀爬”的植物,不过说它是“藤”也不正确,因为它其实是一种灌木。这种植物会沿着其它植物生长得比较高,而它的种子在成熟后其外壳上会分泌一些粘液,这些粘液能够粘住纤维。

一般来说当一只鸟接触果实成熟的腺果藤后,其身上会挂上大量的腺果藤果实,使得羽毛无法舒展和载重变大,从而导致鸟类无法飞行。最终这只鸟会活活困死在腺果藤周围,而腺果藤“捕鸟树”的外号由此而来。

在大自然中不乏一些能够“捕食”动物的植物,比如说著名的猪笼草。这种植物长着一个捕虫笼,而捕虫笼的入口处布满了某种“润滑剂”。

当有小虫子爬到捕虫笼的入口时就会滑到捕虫笼中,而后捕虫笼中分泌的一些液体就会溶解这只小虫子,而后将其吸收掉。

猪笼草的这种会捕食虫子的特性和猪笼草生长的环境有关,猪笼草生长的地方多为沙质土壤,这种土壤的营养物质非常少,缺乏氮磷钾等元素以及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质。

因此猪笼草需要捕食虫子,从虫子被消化的液体中获取自身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完成生长到繁殖的过程。

不难看出,猪笼草的这种特性完全是生存所需,而猪笼草的祖先是不会捕虫的,这种植物捕虫的特性是猪笼草的祖先经过了无数年的演化最终形成的,属于猪笼草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演化的一种特殊机制。

然而腺果藤不一样,腺果藤属于根系较为发达的木本植物,不需要通过“捕鸟”来获取营养。

腺果藤为何“捕鸟”

腺果藤的“捕鸟”机制来源于腺果藤对于繁殖的需求。对于植物圈子足够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植物,尤其是木本的被子植物,其繁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鸟类的帮助。

在自然界中很多的植物果实在成熟后颜色如此鲜艳就是因为它们需要吸引鸟类去啄食果实,从而帮助它们将种子带去更远的地方。

腺果藤这种植物也是如此,不过腺果藤在种子的传播上走上了一条有别于大部分植物的方式,那就是在种子的外壳上进化出粘液,而后利用这些粘液让种子沾黏在鸟类的羽毛上,靠着鸟类的移动将自己的种子带去更远的地方。

在自然界中这种靠粘在动物身上传播的物种比比皆是,比如说苍耳,再比如说每一次去林子衣服上都会沾一身的鬼针草。

这些植物的繁殖策略可谓是相当成功的,当有动物从这些植物的旁边蹭过时,这些植物的种子就会沾黏在动物的身上,而后能靠着动物传播到远方。

靠着这种策略,这些植物在全球的分布相当广,有着极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不过和这些植物不同的是,腺果藤却因为这种繁殖方式进入了进化的死胡同。

腺果藤的产地基本是沿海地区,对于沿海生长的植物而言,海水的浸泡是它们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些植物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进化出了在海水中生根的能力,比如说椰子。当一枚椰子的果实落到海里后它就会悄无声息的生长,当它被冲上岸后,它的根系就会迅速扎入泥土,从而成为一棵树木。

有的植物为了解决海水的浸泡问题进化出了胎萌特性,即种子在树上成熟,在没有脱离树木的时候就生根发芽,这类植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红树植物。

红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从树木上脱落的时候就会发芽,等到它完全成熟掉在地上后就会让根系迅速扎进土壤中,以保证自己不会被海水冲走。

而腺果藤为了解决海水的浸泡则进化出了粘在鸟类身体上的能力。腺果藤的种子异常脆弱,只要在海水中浸泡数个小时就会失去发芽的能力,因此腺果藤便进化出了这种通过粘在鸟类身上远离海水的能力。

鸟类作为会飞的动物不单单会远离海水,而且其活动的距离还非常的宽广,再加上鸟类不可能一直飞,它们总要落在陆地上休息,当鸟类停靠在陆地上时腺果藤的种子就会逐渐脱落,之后在当地生根发芽。

这个过程咋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在自然演化机制的催化下腺果藤却成为了鸟类杀手。

我们先前说过,腺果藤的种子在水里泡数个小时就会死亡,如果腺果藤的种子无法牢牢地粘住鸟类,那么鸟类在飞跃海洋的时候腺果藤的种子就会掉入海中。

因此那些无法让种子分泌出粘度更高液体的腺果藤就无法将自己的基因流传下来,而那些种子有着更高粘度的腺果藤却能通过鸟类的迁徙将自己的种子带向远方。

在这种自然筛选下,腺果藤种子分泌的粘液粘度越来越高,以至于一旦沾到鸟类的身上就无法轻易脱离。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鸟类越是在有腺果藤的林子里钻,身上就会粘越多的腺果藤种子,而鸟的重量就会越高,直到这只鸟无法再飞起来。

进化的死胡同

我们不难看出,腺果藤的繁殖需要鸟类的帮助,但是它在繁殖的过程中却会杀死鸟类,而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腺果藤种子的粘度不够,它的种子就无法跨越重洋,但当腺果藤种子分泌粘液的粘度过高又会杀死鸟类。在短期来看这不会对腺果藤的繁殖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要忘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演化是相辅相成的。

在腺果藤调整自己种子分泌的粘液粘度时,鸟类也因为腺果藤的影响接受着自然筛选。现在的鸟类都是愿意靠近腺果藤的,但是愿意靠近腺果藤的鸟类却正在被腺果藤不断的杀死,因此愿意靠近腺果藤的鸟类无法将自己的基因流传下来。

从这种情况来看,未来的鸟类说不定会诞生某种机制,让它们远离腺果藤。这种情况对于腺果藤来说就是末日了,没有鸟类靠近,自己种子分泌的粘液粘度再高也无法粘在鸟类身上,自己的种子不能粘在鸟类身上自己就无法繁殖。可以说,以“捕鸟为乐”的腺果藤已经忘记了繁衍的本职工作了。

其实在历史上像腺果藤这种走入进化死胡同的生物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中晚期的恐龙,是人类目前已知的体型最大的可飞行物种,双翼展开可达11米,站立高度堪比成年长颈鹿。

可以说风神翼龙的体型要远大于现在的绝大部分陆生物种,这种体型放在一个飞行物种身上,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生物演化机制的缺陷

但是风神翼龙如此巨大的体型并非是它们想要进化得更大,而是它们走入了进化的死胡同。

因为生物的演化并不是玩游戏加点,当玩家看到有利的属性或技能后能够有意识的朝着那个方向加技能点。

生物的演化完全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每一个物种产下的后代有着各种各样的性状,然而只有那些将自己基因延续下来的个体才能将这种性状继续表现下去。

风神翼龙进化得如此巨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繁殖。在白垩纪晚期,风神翼龙的繁殖进入到了一个高度内卷的时期。

当时的雌性风神翼龙会青睐于那些体型更大的雄性风神翼龙,因此在风神翼龙群体中,只有体型最大的那一批才能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而后通过无数代的繁育,造就了这种人类已知的最大飞行物种。

可以说在风神翼龙群体中,大体型是一个高度特化的性状,一只风神翼龙如果体型较小,那么让它具备小体型的基因性状就无法流传下来。

而这种大体型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越大的体型意味着需要的食物越多,当自然界出现波动时,它们的食物来源就会减少,最终导致风神翼龙成片成片的死亡。因此风神翼龙的灭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它们大体型的影响。

可见生物演化机制催生出的生物性状并不一定对这种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它只是保证生物在短期内有能将自己基因延续的能力。

但是当这种生物到达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原本保证它能延续自己基因的能力或性状,可能会成为杀死它的因素。

就以马来举例。我们都知道马的蹄子上包裹着一层指甲物质,这种物质能保护马蹄,让马跑得更快,从而躲避天敌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

不过马作为一种经常在户外跑的物种,这种指甲物质在马跑的过程中磨损是非常快的,因此马的“指甲”生长速度远高于人类指甲的生长速度,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圈养马后,马的活动量就会减少。

马的活动量减少,其“指甲”的磨损程度就会减少,这就会导致马的“指甲”过量生长,最终导致马就连站立都很困难。无法站立的马如果没有人类帮着修建“指甲”自然只能等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