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不行到行,中国重汽这样攻
根据年的销售数据,中国重汽全年整车出口量约为3.3万辆,在国产品牌重卡出口总量的50%,连续十三年位居商用车行业首位。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今这些收获的背后自然也有多年的精心耕耘。11月23日,第三届中国重汽实况挑战赛在昆明上演了总决赛收官之战,选手中一位马来西亚籍特邀选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也顺势揭开了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奋斗与收获并行的十年拓展之路。大客户站台重汽占比超六成重汽国际马来西亚代表处西马销售经理薛玉龙是这位马来西亚选手的“经纪人”,也是最熟悉重汽马来西亚市场的人。重汽国际马来西亚代表处西马销售经理薛根据马来西亚海关数据,今年1到9月中国品牌重卡的进口总量约为台,其中超过台均来自中国重汽。“基本每年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国重汽在进口中国品牌卡车中的占比都在60%左右。”薛玉龙这样告诉卡车e族记者。而销量和占比提升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用户对中国重汽品牌和产品的认可。据薛玉龙介绍,目前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的客户群主要以集团用户为主,例如马来西亚最大的水泥公司YTL,旗下多台车辆就全部都是中国重汽HOWO工程车产品。又比如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也逐步将车队车辆都切换为了重汽车。而伴随“一带一路”地顺利进行,马来西亚的“中国风”越刮越强,这也给中国重汽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薛玉龙为记者举例:“比如中国交建集团在马来西亚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总投资有亿元之多,项目中标的工程车全部都是中国重汽。”中国交建集团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已但事实上是,自年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到年开始筹建海外公司,再到如今被当地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中国重汽一路走来并非毫无波澜。高端市场要求高重汽迎头赶上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马来西亚也曾像“亚洲四小龙”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腾飞。这也让马来西亚在众多标准上都倾向于向欧洲看齐。高标准自然也培养了众多“刁钻”的用户。最初的时候,任何中国品牌在进入马来西亚后都不被看好,中国重汽自然也不例外。如今的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俨然成为国产薛玉龙说:“马来西亚的重卡市场以往一直以欧美的进口卡车为主,他们的进口标准也和欧盟一样,这也是国产车进入马来西亚需要迈过的第一关。”大马需要装的配件我们没有怎么办?改好!装上!大马要求的检测标准我们达不到怎么办?必须达到!到现在,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销售的全部产品都已满足欧盟检测标准,在整车配置和舒适性方面更在渐渐向其他进口高端卡车看齐。工程车需求多国产还要看重汽进入市场的时间越长,用户对重汽车的了解就越多,“用户也会对比,当发现中国重汽的性价比更高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我们的车。”薛玉龙谈道。薛玉龙告诉记者,由于马来西亚的国土面积比较小,所以长途干线发展和国内情况完全不同,这也直接影响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马来西亚牵引车的整体需求量不大,还是工程车的需求量最多。”重汽工程车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的热门产品这一点在中国重汽售出的车辆种类中就不难看出,据薛玉龙介绍,以前九月售出的整车为例,其中约有辆均是工程车。而另一个数据显示,中国重汽出产的工程车在马来西亚进口中国工程车中的占比达到了90%。薛玉龙表示:“重汽的宽体车、自卸车、搅拌车、牵引车在当地中国品牌中的占比都是第一。”一切为了效率服务是竞争的软实力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只能说走好了第一步,关键的服务水平也不能落后。薛玉龙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维保,保障车辆运营效率,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推行了配件先行拨用,后续结款的模式。马来西亚选手TUSAIRYBINABAZIZ“比如我们今天来参加比赛的这位马来西亚选手,他其实就是我们在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经销商代表。他在全马有50余家售后网点,储备了重汽万林吉特(约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配件。”除了丰富的配件储备,24小时的服务承诺也成为许多用户选择中国重汽的理由之一。年即将接近尾声,面对即将到来的年乃至更遥远的未来,薛玉龙表示,经过多年的拓展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的市场基础已经愈发稳固。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以中国重汽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马来西亚也在逐步被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又得益于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完善,相信下一年——甚至下一个十年,中国重汽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定将不负期待,继续续写国产品牌的骄傲!
上一篇文章: 保时捷为何绕过最大市场中国去马来西亚建厂 下一篇文章: 中国游客排队7小时过关,蹲在路边吃盒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