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时间推迟3000万年阳泉长寿螈被发
据报道,在近日的《化石记录》杂志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上面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山西地区发现的一种始椎类化石,它竟然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它被称作“阳泉长寿螈”,距今大约有2.54亿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也打破了始椎类动物最“长寿”的记录。
什么是始椎类动物?
简单来说,就是原始的爬行动物。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生物的出现和演化都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说起来,虽然大约在41亿年之前,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就出现了,但事实上,一直到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现生动物的祖先才开始陆续出现。
地球上最早的爬行动物是何时出现的呢?大约4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期的海洋生物爬上陆地,进化成了两栖动物,之后大约3.6亿年之前,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就出现了。
原始爬行动物对于后来的地球生物来说,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方说爬行动物后来分别演化成我们熟知的恐龙,而且很可能爬行动物还是鸟类的祖先。
此外,哺乳动物的祖先也是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所以,这意味着,如果地球上并没有爬行动物的出现,可能一直到今天,人类也不会出现。
当然,爬行动物也不是一下子就“百家争鸣”的,它们也曾经经历过漫长的演化,比方说在二叠纪之前的爬行动物,它们也是最原始的,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始椎类生物,在过去,科学家们只在欧洲、北美洲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的地层中发现过它们。
虽然始椎类动物目前出土的化石并不是很多,也大多不完整,但是仍然给了科学家们研究生物演化史的宝贵资料,比方说一直到这次阳泉长寿螈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始椎类动物在二叠纪早期,也就是大约2.9亿年前左右,就已经灭绝了。
灭绝时间推迟万年!
说起来,确认阳泉长寿螈的身份并不容易,早在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在野外开展各项科研考察工作的时候,发现了它们的化石,不过,但是并没有确认它们是始椎类动物。
一直到今年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才最终确认了它们的身份。研究表明,阳泉长寿螈它生活的地方,主要是来自于二叠纪末期的华北地区,也就是距今2.5亿年前左右。
这个发现也意味着,虽然如今华北地区并没有热带丛林,但是在2.5亿年之前,这里曾经是始椎类动物们最爱的热带丛林气候。
因为一直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始椎类动物化石,发现的地方在远古时期(石炭纪-二叠纪)都是热带丛林气候,不过,在二叠纪时期的时候,地球上气候环境曾经发生过巨变,这意味着,当很多地方逐渐对于始椎类动物来说,变得不再宜居的时候,我国华北地区,可能是它们最后的“避风港”。
史前爬行动物的结局如何?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说,既然在远古时期,爬行动物曾经在地球上那么厉害,为何发展到今天,反而没落了呢?
现代研究认为,当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结束后,爬行动物们真正的时代才来临,而且仅仅是三叠纪时期,爬行动物就开始“海陆空”比比皆是了,比方说我们熟悉的翼龙、恐龙等,都是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上文中我们还提到过,哺乳动物的祖先也是爬行动物,它们是由三叠纪时期出现的一种兽孔类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由于最强大的爬行动物之一——初龙类,已经进化成了恐龙,地球也进入了恐龙时代,所以,兽孔类爬行动物是被压制阶段,一直到万年前地球又迎来一次大灭绝,恐龙消失,哺乳动物们才蓬勃发展。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虽然是爬行动物们“后裔”的天下,但是,史前爬行动物却也在第五次大灭绝中全军覆灭,这在生物演化史上,也是未解之谜,至今都无法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
当然,如今地球上也有很多爬行动物,不过它们都被人类压制,而且很多都濒危了,想要重塑它们昔日的辉煌,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83.html